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Glycine, N-[(3alpha,5beta,7alpha,12alpha)-3,7,12-trihydroxy-24-oxocholan-24-yl]- | 475-3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Glycine, N-[(3alpha,5beta,7alpha,12alpha)-3,7,12-trihydroxy-24-oxocholan-24-yl]-
英文别名
2-[4-(3,7,12-trihydroxy-10,13-dimethyl-2,3,4,5,6,7,8,9,11,12,14,15,16,17-tetradecahydro-1H-cyclopenta[a]phenanthren-17-yl)pentanoylamino]acetic acid
Glycine, N-[(3alpha,5beta,7alpha,12alpha)-3,7,12-trihydroxy-24-oxocholan-24-yl]-化学式
CAS
475-31-0
化学式
C26H43NO6
mdl
——
分子量
465.6
InChiKey
RFDAIACWWDRED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8°C
  • 沸点:
    568.76°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1336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甲醇:0.1 g/mL,澄清,无色
  • LogP:
    1.650
  • 稳定性/保质期:

    按规格使用和贮存,不会发生分解。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3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2
  • 拓扑面积:
    127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N
  • 安全说明:
    S61
  • 危险类别码:
    R51/53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PG 3
  • 储存条件:
    密封保存,并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SDS

SDS:39780da3985686c16d991b99451b819a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甘氨胆酸可用作去氢胆酸的中间体,主要应用于实验室有机合成和化工医药研发过程。此外,它还可用于生化研究、脂酶加速剂及阴离子去除剂,促进蛋白质溶解,并可用于制备细菌培养基(尤其是肠道细菌的培养与分离)。

生物活性

甘氨胆酸(Glycocholic acid, Cholylglycine, Glycocholate)是一种天然次级胆汁酸,参与脂肪乳化过程。

靶点
  • Human Endogenous Metabolite
体外研究

甘氨胆酸 (GC) 增加了阿霉素的细胞毒性,显著提高了Caco-2细胞内阿霉素的积累和小鼠小肠中阿霉素的吸收,并加强了阿霉素诱导的凋亡。甘氨胆酸阿霉素共同使用可以显着降低人肠道多药耐药1 (MDR1)、多药相关蛋白 (MRP) 1 和 MRP2 的 mRNA 表达平;下调 MDR1 基因启动子区域表达;抑制 Bcl-2 平的 mRNA 表达;诱导 Bax 的 mRNA 表达;显着提高 Bax-to-Bcl-2 比值及 p53、Caspase-9 和 -3 的 mRNA 平。通过调节 P-gp 和 MRP 及凋亡相关通路,甘氨胆酸与抗癌药物的组合可以控制多药耐药性。

化学性质

甘氨胆酸为倍半合物结晶(5% 乙醇),熔点130℃。[α]23/D+30.8°(95% 乙醇)。无结晶熔点165-168℃,微溶于,在酸碱作用下会分解成甘酸和胆酸

用途

甘氨胆酸去氢胆酸的中间体。

生产方法

甘氨胆酸可以从胆汁或胆酸制取。

文献信息

  • US8513023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513023B2
    公开(公告)日:2013-08-2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黄麻属甙 黄芪皂苷III 黄芪皂苷 II 黄芪甲苷 IV 黄芪甲苷 黄肉楠碱 黄果茄甾醇 黄杨醇碱E 黄姜A 黄夹苷B 黄夹苷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丙 黄体酮环20-(乙烯缩醛) 黄体酮杂质EPL 黄体酮杂质1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EP杂质M 黄体酮EP杂质G(RRT≈2.53) 黄体酮EP杂质F 黄体酮6-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17alpha-氢过氧化物 黄体酮 11-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麦角甾醇葡萄糖苷 麦角甾醇氢琥珀酸盐 麦角甾烷-6-酮,2,3-环氧-22,23-二羟基-,(2b,3b,5a,22R,23R,24S)-(9CI) 麦角甾烷-3,6,8,15,16-五唑,28-[[2-O-(2,4-二-O-甲基-b-D-吡喃木糖基)-a-L-呋喃阿拉伯糖基]氧代]-,(3b,5a,6a,15b,16b,24x)-(9CI) 麦角甾烷-26-酸,5,6:24,25-二环氧-14,17,22-三羟基-1-羰基-,d-内酯,(5b,6b,14b,17a,22R,24S,25S)-(9CI) 麦角甾-8-烯-3-醇 麦角甾-8,24(28)-二烯-26-酸,7-羟基-4-甲基-3,11-二羰基-,(4a,5a,7b,25S)- 麦角甾-7,22-二烯-3-酮 麦角甾-7,22-二烯-17-醇-3-酮 麦角甾-5,24-二烯-26-酸,3-(b-D-吡喃葡萄糖氧基)-1,22,27-三羟基-,d-内酯,(1a,3b,22R)- 麦角甾-5,22,25-三烯-3-醇 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 麦角甾-1,4-二烯-3-酮,7,24-二(乙酰氧基)-17,22-环氧-16,25-二羟基-,(7a,16b,22R)-(9CI) 麦角固醇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