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精钠又名糖精,学名为邻磺酰苯甲胺钠盐,是一种白色棱状结晶,分子量205.17,熔点为226~231℃。无明显气味或微有香气,味道极为甜美但带有苦味,在空气中会缓慢风化,失去约一半的结晶水后变成白色粉末。稀释后的甜度约为蔗糖的300~500倍,甜味阈值约为0.00048%。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100℃下加热2小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长时间放置后甜味会逐渐降低。主要用作食用甜味剂,在人体内不分解,随尿液排出,无营养价值。糖精钠通常由邻苯二甲酸酐或甲苯为原料制得。
性质糖精钠又称可溶性糖精,是一种带有两个结晶水的无色结晶或略带白色的结晶粉末。易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糖精,呈白色粉末状,无臭或微有香气,味道浓甜并带有苦味。其甜度约为蔗糖的500倍左右。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时甜味会逐渐消失,并且当溶液浓度大于0.026%时,会有苦味。
应用甜味剂:糖精钠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如一般冷饮、饮料、果冻、凉果、蛋白糖等。此外,它还应用于饲料添加剂(特别是猪饲料)、香甜剂等领域,并在日化行业(牙膏、漱口水、眼药水)和电镀行业(尤其是电镀光亮剂),其中用于电镀行业的用量较大,占中国出口总量的大部分。
危害大量食用糖精钠时,会干扰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吸收能力,导致食欲减退。短时间内摄入过多则可能造成急性大出血,并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不利影响。
化学性质糖精钠为白色菱形结晶或粉末状固体,无明显气味或微有香气,甜度高且带苦味。它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加热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长时间放置后甜味会逐渐减弱。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会产生苦味。
制备方法步骤1: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在低温下滴加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亚硝酸钠溶液,并重氮化至淡绿色,然后加入硫酸铜并通入二氧化硫进行置换。静置后加入甲苯,加热通氯气完成反应。
步骤2: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将上述产物与混酸混合,在低温下滴加并重氮化,随后通过亚硫酸氢钠溶液脱除氨,升温至50℃以上溶解于热水中,静置后过滤分离有机层。
步骤3:不溶性糖精的制备
在10℃条件下加入氨水,搅拌反应后再用联苯胺吡啶溶液测试。静置后加入甲苯和盐酸酸析,降温至20℃后取上层液进行脱色、过滤及浓缩处理。
步骤4:可溶性糖精的制备
将不溶性糖精加热至40℃并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为3.8-4。静置后取水相,活性炭脱色、过滤调PH值至7再次脱色。浓缩后的滤液冷却结晶甩滤干燥即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