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6-methyl-1,3-benzoxazole-2-carboxylate | 110521-8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6-methyl-1,3-benzoxazole-2-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Methyl 6-methylbenzo[d]oxazole-2-carboxylate
methyl 6-methyl-1,3-benzoxazole-2-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10521-83-0
化学式
C10H9NO3
mdl
——
分子量
191.186
InChiKey
CFZRIKMQVHDVL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1-112 °C(Solv: ethyl ether (60-29-7))
  • 沸点:
    291.9±33.0 °C(Predicted)
  • 密度:
    1.24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52.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S)-6-(cyclohexylmethyl)-1-[(3-methoxyphenyl)methyl]piperazin-2-one 、 methyl 6-methyl-1,3-benzoxazole-2-carboxylate1H-1,2,4-三唑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55%的产率得到(6S)-6-(cyclohexylmethyl)-1-[(3-methoxyphenyl)methyl]-4-[(6-methyl-1,3-benzoxazol-2-yl)carbonyl]piperaz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COMPOUNDS FOR THE TREATMENT OF ARENAVIRUS INFECTION
    [FR] COMPOSÉS POUR LE TRAITEMENT D'UNE INFECTION À ARÉNAVIRUS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使用哌嗪酮类化合物抑制人类、其他哺乳动物或细胞培养中的病毒感染,用于治疗拉沙病、玻利维亚病、阿根廷病、委内瑞拉病、巴西病、查帕雷病和卢霍出血热等病毒感染的方法,用于抑制病毒复制的方法,用于减少病毒数量的方法,以及可用于这些方法的组合物。
    公开号:
    WO2016160677A1
  • 作为产物:
    描述:
    6-甲基苯并恶唑 在 C27H37ClCuN3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8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9.0h, 生成 methyl 6-methyl-1,3-benzoxazole-2-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1,2,3-三唑-5-亚烷基铜(I)配合物与二氧化碳直接进行CH羧化
    摘要:
    1,2,3-三唑-5-亚甲基铜(I)配合物(tz NHC-Cu)有效地催化了CO 2对苯并恶唑和苯并噻唑衍生物的直接C–H羧化反应,并在用烷基处理后以优异的收率得到相应的酯碘化物 的TZ NHC铜(I)配合物,即[(TPR)的CuCl],工作稍微更有效地比相应的咪唑-2-亚基铜(I)配合物[(IPR)的CuCl],得到羧化产物更高的产率。
    DOI:
    10.1021/ol301760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nuclear molybdenum alkoxide as the versatile catalyst for the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
    作者:Jing-Huo Chen、Cheng-Hua Deng、Sheng Fang、Jian-Gong Ma、Peng Cheng
    DOI:10.1039/c7gc03372a
    日期:——
    The triply bonded dimolybdenum compound, Mo2(OtBu)6 (1), was investigated as a homogeneous catalyst for the conversion of CO2. The compound 1 acted as a rare example of a versatile catalyst with an impressive ability to transform CO2 into various valuable products, including propiolic acids, cyclic carbonates, and benzo[d]thiazole- and benzo[d]oxazolecarboxylic acids, in high yields with short reaction
    研究了三键结合的二化合物Mo 2(O t Bu)6(1)作为转化CO 2的均相催化剂。化合物1是多功能催化剂的稀有实例,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能够以高收率将CO 2转化为各种有价值的产物,包括丙酸,环状碳酸酯以及苯并[ d ]噻唑和苯并[ d ]恶唑羧酸。在环境压力和低温(25–75°C)下具有短的反应时间和出色的选择性。这是关于含属-属键的物质在CO催化转化中的首次报道。2。
  • 一种合成芳香杂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06565623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芳香杂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即以分子式为[(ArN=C(CH3)NCH2CH2NCH2C6H5)CH]Cl的咪唑盐(其中Ar=2,6‑二‑CH( )2‑C6H3)为催化剂,常压下通过芳香杂环化合物二氧化碳的羧基化反应来合成芳香杂环甲酸酯类化合物。这是由咪唑盐催化的通过芳香杂环化合物二氧化碳的羧基化反应来制备芳香杂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第一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催化剂更加绿色,合成更容易,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具有相当或更好的催化活性和官能团忍受性。
  • Thermal Reactions of o-Aminophenols and Dimethyl Actylenedicarboxylate
    作者:Norio Kawahara、Takako Shimamori、Tsuneo Itoh、Haruo Ogura
    DOI:10.3987/r-1986-10-2803
    日期:——
  • KAWAHARA NORIO; SHIMAMORI TAKAKO; ITOH TSUNEO; OGURA HARUO, HETEROCYCLES, 24,(1986) N 10, 2803-2807
    作者:KAWAHARA NORIO、 SHIMAMORI TAKAKO、 ITOH TSUNEO、 OGURA HARUO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钙离子载体A23187半镁盐 钙离子载体A23187半钙盐 萘并[2,3-d]噁唑-2,8(3H,5H)-二酮,6,7-二氢-5-甲基- 萘并[2,3-d]噁唑-2,5-二酮,3,6,7,8-四氢-3,8-二甲基- 荧光增白剂EBF 苯并恶唑胺 苯并恶唑的取代物 苯并恶唑甲磺酰氯 苯并恶唑基-2-甲酰基-S-乙基-异缩氨基硫脲 苯并恶唑-2-羧酸酰肼 苯并恶唑-2-磺酸 苯并恶唑-2-甲酸 苯并恶唑-2-甲磺酸钠 苯并恶唑-2-乙酸 苯并恶唑 苯并噁唑-5-甲酸 苯并噁唑-2-羧酸乙酯 苯并噁唑-2-甲醛 苯并噁唑,5,7-二(1,1-二甲基乙基)-2-乙烯基- 苯并噁唑,5,7-二(1,1-二甲基乙基)-2-乙基- 苯并噁唑,4,7-二氯-2-(氯甲基)- 苯并噁唑,2-叠氮- 苯并噁唑,2-(氯甲基)-4,7-二氟- 苯并[d]恶唑-7-甲酸甲酯 苯并[d]恶唑-5-硼酸频哪醇酯 苯并[d]噁唑-6-甲醛 苯并[d]噁唑-2-羧酸甲酯 苯并[d]噁唑-2-甲醇 苯并[D]恶唑-7-胺 苯并[D]噁唑-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噁唑-2-羧酸钾 苯并-13C6-噁唑 离子载体 碘化二氢2-[3-(5,6-二氯-1,3-二乙基-1,3--2H-苯并咪唑-2-亚基)丙-1-烯基]-3-乙基-5-苯基苯并噁唑正离子 硫代偏糖醛 甲酰胺,N-乙基-N-[6-[(3-甲酰基苯氧基)甲基]-2-苯并噁唑基]- 甲酰胺,N-[6-(溴甲基)-2-苯并噁唑基]-N-乙基- 甲基硫酸1-甲基-8-[(甲基氨基甲酰)氧代]喹啉正离子 甲基6-氨基-1,3-苯并恶唑-2-羧酸酯 甲基2-氨基-1,3-苯并恶唑-5-羧酸酯 甲基1,3-苯并恶唑-2-基乙酸酯 甲基-2-乙基-1,3-苯并唑-5-羧酸乙酯 甲基-1,3-苯并唑-5-羧酸乙酯 环戊二烯并[e][1,3]恶嗪-5,6-二胺 环戊二烯并[d][1,3]恶嗪-6,7-二胺 溴氯唑酮 溴化二氢2-[3-[1-[4-[(乙酰氨基)磺基基]丁基]-5,6-二氯-3-乙基-1,3--2H-苯并咪唑-2-亚基]丙-1-烯基]-3-乙基-5-苯基苯并噁唑正离子 氰基二硫代亚氨酸(6-氯-2-氧代-3(2H)-苯并恶唑基)甲基甲基酯 氰基-二硫代亚氨酸甲基(2-氧代-3(2H)-苯并恶唑基)甲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