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benzyloxy)-2,3-dihydro-3,4,6,7-tetramethylbenzofuran-3-yl)methanol | 221324-7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benzyloxy)-2,3-dihydro-3,4,6,7-tetramethylbenzofuran-3-yl)methanol
英文别名
(3,4,6,7-tetramethyl-5-phenylmethoxy-2H-1-benzofuran-3-yl)methanol
(5-(benzyloxy)-2,3-dihydro-3,4,6,7-tetramethylbenzofuran-3-yl)methanol化学式
CAS
221324-75-0
化学式
C20H24O3
mdl
——
分子量
312.409
InChiKey
GIVWZAYNFOEBB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3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benzyloxy)-2,3-dihydro-3,4,6,7-tetramethylbenzofuran-3-yl)methanol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4-二甲氨基吡啶甲酸铵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6.5h, 生成 (5-hydroxy-3,4,6,7-tetramethyl-2H-1-benzofuran-3-yl)methyl (2S)-2-(6-methoxynaphthalen-2-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非甾体抗炎羧酸的新型酯和酰胺,可作为抗氧化剂和抗增殖剂。
    摘要:
    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的一系列酚类抗氧化剂酯和酰胺衍生物被设计为具有抗炎和细胞保护活性。在膜脂质过氧化测定中通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性物质(TBARS)的形成间接评估了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抑制了人类血管内皮细胞中DNA的合成来确定其抗增殖活性。该系列化合物表现出有效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1.6-11.63 microM)比Trolox(6-羟基-2,5,7,8-四甲基苯并二甲酸)和400的IC50值低2-6倍。比维生素E低-1300倍。酯或酰胺亚结构的结构修饰(5a和6a)不影响抗氧化活性,但是6-羟基取代基的甲基化产生了没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6f。尽管抗氧化剂活性没有区别,但是酰胺衍生物作为抗增殖剂往往比相应的酯更有效。酰胺衍生物(3、5a-e,8)的IC50范围为2至7 microM,而与结构相关的酯(1、2a-c,6a-e)的IC50范围为9至22 microM。此外,对化合物6a
    DOI:
    10.1021/jm980430o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5-(benzyloxy)-3,4,6,7-tetramethyl-2(3H)-oxobenzofuran-3-carboxylate 在 氢氧化钾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sodium methylate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 为溶剂, 反应 72.67h, 生成 (5-(benzyloxy)-2,3-dihydro-3,4,6,7-tetramethylbenzofuran-3-yl)m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非甾体抗炎羧酸的新型酯和酰胺,可作为抗氧化剂和抗增殖剂。
    摘要:
    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的一系列酚类抗氧化剂酯和酰胺衍生物被设计为具有抗炎和细胞保护活性。在膜脂质过氧化测定中通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性物质(TBARS)的形成间接评估了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抑制了人类血管内皮细胞中DNA的合成来确定其抗增殖活性。该系列化合物表现出有效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1.6-11.63 microM)比Trolox(6-羟基-2,5,7,8-四甲基苯并二甲酸)和400的IC50值低2-6倍。比维生素E低-1300倍。酯或酰胺亚结构的结构修饰(5a和6a)不影响抗氧化活性,但是6-羟基取代基的甲基化产生了没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6f。尽管抗氧化剂活性没有区别,但是酰胺衍生物作为抗增殖剂往往比相应的酯更有效。酰胺衍生物(3、5a-e,8)的IC50范围为2至7 microM,而与结构相关的酯(1、2a-c,6a-e)的IC50范围为9至22 microM。此外,对化合物6a
    DOI:
    10.1021/jm980430o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Esters and Amides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Carboxylic Acids as Antioxidants and Antiproliferative Agents
    作者:Mark R. Hellberg、Abdelmoula Namil、Pete Delgado、Karen C. David、Timothy L. Kessler、Gustav Graff、Karen S. Haggard、Jon C. Nixon
    DOI:10.1021/jm980430o
    日期:1999.1.1
    affect antioxidant activity, but methylation of the 6-hydroxy substituent resulted in compound 6f which was devoid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Although indistinguishable in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amide derivatives tended to be more potent as antiproliferative agents than the corresponding esters. The IC50's for the amide derivatives (3, 5a-e, 8) ranged from 2 to 7 microM, while the IC50's for the structurally
    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的一系列酚类抗氧化剂酯和酰胺衍生物被设计为具有抗炎和细胞保护活性。在膜脂质过氧化测定中通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性物质(TBARS)的形成间接评估了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抑制了人类血管内皮细胞中DNA的合成来确定其抗增殖活性。该系列化合物表现出有效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1.6-11.63 microM)比Trolox(6-羟基-2,5,7,8-四甲基苯并二甲酸)和400的IC50值低2-6倍。比维生素E低-1300倍。酯或酰胺亚结构的结构修饰(5a和6a)不影响抗氧化活性,但是6-羟基取代基的甲基化产生了没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6f。尽管抗氧化剂活性没有区别,但是酰胺衍生物作为抗增殖剂往往比相应的酯更有效。酰胺衍生物(3、5a-e,8)的IC50范围为2至7 microM,而与结构相关的酯(1、2a-c,6a-e)的IC50范围为9至22 microM。此外,对化合物6a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黄曲霉毒素 D1 顺式-3alpha,8alpha-二氢-4,6-二甲氧基-呋喃并[2,3-b]苯并呋喃 阿莫拉酮 苯甲醇,-α--甲基-4-(2-甲基丙基)-,乙酸酯(9CI) 苯并呋喃,7-氯-2,3-二氢-2,2-二甲基- 苯并呋喃,4-氯-2,3-二氢- 苯并呋喃,2,3-二氢-3-[(苯基硫代)甲基]- 苯并二氢呋喃-4-甲醛 苯并二氢呋喃-4-甲酸 苯并二氢呋喃-2-羧酸 胆甾-8-烯-3,15-二醇,(3b,5a,15a)-(9CI) 盐酸依法洛沙 甲基氨基甲酸4-氯-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酯 甲基5-氨基-2,3-二氢-1-苯并呋喃-2-羧酸酯 甲基2-乙基-6-羟基-2,3-二氢-1-苯并呋喃-2-羧酸酯 甲基(2S)-2-乙基-2,3-二氢-1-苯并呋喃-2-羧酸酯 环丙基甲胺 灭草呋喃 氘代克百威(呋喃丹) 普芦卡必利杂质H 抗氧剂136 多特林中间体 呋草黄 呋罗芬酸 呋喃酚 十一碳烯 克百威 依法克生 他司美琼 人参宁 二苯基异壬基膦酸酯 二硫代双(甲基氨基甲酸)双(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酯 二[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重氮鎓]硫酸盐 二-2,3-二氢-1-苯并呋喃-5-基乙酸 乙基3-(7-溴-2,3-二氢-1-苯并呋喃-5-基)丙酸酯 丙硫克百威 丁硫克百威 [2H4]-2,3-二氢-5-苯并呋喃乙醇 [2H18]-丁硫克百威 [2-[2-氧代-5-(2,4,4-三甲基戊烷-2-基)-3H-1-苯并呋喃-3-基]-4-(2,4,4-三甲基戊烷-2-基)苯基]乙酸酯 [2,3-二氢-1-苯并呋喃-3-基(苯基)甲基]-二甲基-苯基硅烷 [2,2-二甲基-7-(甲基氨基甲酰氧基)-3H-1-苯并呋喃-3-基](Z)-2-甲基丁-2-烯酸酯 N-甲基氨基甲酸2,3-二氢苯并呋喃-7-基酯 N-甲基氨基甲酸2,3-二氢-2,2,4-三甲基苯并呋喃-7-基酯 N-甲基-[(2,3-二氢苯并[b]呋喃-7-基)甲基]胺 N-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2-基)甲胺盐酸盐 N-亚硝基羰基呋喃 N-[[(2S)-1-乙基吡咯烷-2-基]甲基]-5-碘-2,3-二氢-1-苯并呋喃-7-甲酰胺 N-[(2,2-二甲基-2,3-二氢-1-苯并呋喃-7-基)甲基]-n-甲胺 N-(吗啉基硫基)呋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