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1 H NMR,13 C NMR和元素分析合成了一系列包含各种杂环衍
生物的新
环丙沙星杂化物,并在结构上进行了阐明。以
环丙沙星为参考,针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菌株(如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株(如大肠杆菌和
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外筛选化合物1 – 21。结果,许多所检查的化合物具有与
环丙沙星等效的抗细菌活性。化合物2 – 6发现恶二唑衍
生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抗菌活性为
环丙沙星的88%至120%。研究结果表明,所测试的化合物均未对黄曲霉具有抗真菌活性,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活性较弱,占
氟康唑的23%至33%,其中化合物3的活性最高(
氟康唑的33%)。最有效的化合物,3,4,5和6,显示的IC 50的86,42,92,和180 nM的对大肠杆菌DNA促旋酶,分别为(
新生霉素,IC 50 = 170纳米)。化合物4、5和6的IC 50与新霉素(IC 50 = 11 µM)相比,E。c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