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基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
十二烷基尾基通过芳族醚 [3-(4-
十二烷氧基苄基)-1-甲基-
溴化
咪唑鎓 ( Ar-I ) 和 4-(4-
十二烷氧基苄基)-4-甲基桥接至头基-
溴化吗啉( Ar-M )]或通过脂肪族醚[3-(2-
十二烷氧基乙基)-1-甲基
溴化
咪唑鎓( Al-I )和4-(2-
十二烷氧基乙基)-4-甲基
溴化吗啉( Al-M) )] 使用不同的光谱技术进行合成和表征。为了合成Ar-I和Ar-M,首先将
4-羟基
苯甲酸酯化,然后进行O-烷基化、还原、
溴化,最后用1-甲基
咪唑或4-甲基吗啉季
铵化。为了合成脂肪族类似物(A1-I和A1-M),
乙二醇首先被烷基化,然后用1-甲基
咪唑或4-甲基吗啉进行
甲苯磺化、
溴化和季
铵化。评估合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和自组装性能。研究了桥接表面活性剂极性头和非极性尾部的苯环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及头基区域中杂环部分的类型对胶束化和表面性质(例如润湿、发泡和乳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