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butylphenylchlorophosphane | 62347-0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butylphenylchlorophosphane
英文别名
Butylchlorphenylphosphin;Butyl-chloro-phenylphosphane
n-butylphenylchlorophosphane化学式
CAS
62347-05-1
化学式
C10H14ClP
mdl
——
分子量
200.648
InChiKey
MNCYIMBWTSPCG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03-104 °C(Press: 0.1 Torr)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1,2-四氟乙烷n-butylphenylchlorophosphane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以28%的产率得到Butyl-phenyl-trifluorovinyl-phosp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氟乙烯基膦的合成和化学性质以及SPPr i 2(CFCF 2)的单晶X射线结构
    摘要:
    第一个全氟乙烯基 烷基含 膦类报告了类型PR 2(CF CF 2)(R = Et,i Pr,Cy)。已经研究了这些对空气和水分稳定的材料在磷中心和氟乙烯基部分的反应性。当PR 2(CX CF 2)(X = F,Cl)与LiAlH 4反应时,会生成PR 2(CX CFH)异构体和其他脱氟化物的混合物,但与LiAlH(OBu t)3的反应只有一个产品Z -PR 2(CF CFH)或E -PR 2(CCl CFH)分别高收率。氟乙烯基烷基膦与过氧化氢, 元素硫 或硒产生含氟乙烯基 氧化膦, 硫化物 和 硒化物, 分别。这硫化膦SPPr i 2(CF CF 2)是第一个在晶体学上得到表征的全氟乙烯基磷(V)化合物,它显示出异常短的[1.9358(9)Å] P S键。氟乙烯基的反应膦类XeF 2产生的化合物F 2 PR 2(CF CF 2),是根据多核鉴定的核磁共振学习。这些化合物在水分存在下分解产生相应的氧化膦。OPPh
    DOI:
    10.1039/b316099h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供体稳定的磷阳离子的反应活性:路易斯酸催化硅烷还原氯膦
    摘要:
    磷稳定的阳离子与硅烷反应,以还原为伯或仲膦,或形成P–P键合物种(取决于抗衡阴离子)。这适用于原位生成的阳离子,可在没有强还原剂的情况下催化还原P(III)-Cl键。阴离子和取代基依赖性研究已使人们深入了解了所涉及的竞争机制。
    DOI:
    10.1021/acs.inorgchem.8b015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arstellung und NMR-spektroskopische charakterisierung einiger di-n-alkyl- und n-alkylaryl-chlorphosphane
    作者:W. Wolfsberger
    DOI:10.1016/0022-328x(86)80520-4
    日期:1986.12
    A series of di-n-alkyl and n-alkylaryl chlorophosphines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tetraorganodiphosphines with chlorodiphenyl or dichlorophenyl phosphine and characterized by 31P and 13C NMR spectra.
    通过使四有机二膦与氯二苯基或二氯苯基膦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的二正烷基和正烷基芳基氯膦,并通过31 P和13 C NMR光谱进行了表征。
  • Process for producing butene-1 polymer
    申请人: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公开号:EP0249984A2
    公开(公告)日:1987-12-23
    This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butene-1 polymer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obtained from a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 (A) prepared from a magnesium compound, an electron donating compound and a titanium compound, an organoaluminum compound (B) and an electron donating compound (C), said electron donating compound (C) being at least one compound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 of the following general formula(1) and heterocyclic compound of the follwoing qeneral formula(2): . (wherein R1 and R2 each represents an alkyl, cycloalkyl or aryl group of 1-10 carbon atoms, X represents a halogen atom and m and n are real numbers which satisfy 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催化剂存在下生产丁烯-1聚合物的工艺,催化剂由镁化合物、电子供体化合物和钛化合物制备的固体催化剂组分(A)、有机铝化合物(B)和电子供体化合物(C)组成,所述电子供体化合物(C)是至少一种选自以下通式(1)的有机磷化合物和以下通式(2)的杂环化合物组成的化合物: .(其中 R1 和 R2 分别代表 1-10 个碳原子的烷基、环烷基或芳基,X 代表卤素原子,m 和 n 是实数,满足 0
  • 一种基于四氯硅烷制备氯代膦化物的方法
    申请人: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7659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氯硅烷制备氯代膦化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通过将次膦氧化物R1R2P(O)H溶于有机溶剂后,与四氯硅烷SiCl4反应,得到氯代膦化物R1R2PCl,本发明的反应时间短,仅需数分钟即可顺利完成氯原子的转化且反应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完成反应。本发明采用四氯硅烷进行反应,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采用三氯化磷或乙酰氯试剂,本发明解决了制备氯代膦化物的过程中反应时间长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四氯硅烷的用量。
  • Petrov, K. A.; Agafonov, S. V.; Pokatun, V. P.,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7, vol. 57, p. 255 - 257
    作者:Petrov, K. A.、Agafonov, S. V.、Pokatun, V. P.、Chizhov, V. M.
    DOI:——
    日期:——
  • Appel,R. et al., Chemische Berichte, 1977, vol. 110, p. 376 - 378
    作者:Appel,R.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