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glufosinate hydrochloride | 59542-4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glufosinate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2-Amino-4-[hydroxy(methyl)phosphoryl]butanoic acid;hydrochloride
glufosinate 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59542-49-3
化学式
C5H12NO4P*ClH
mdl
——
分子量
217.589
InChiKey
GCZPTWOGXDBEN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1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101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glufosinate hydrochlorideammonium hydroxide聚甘氨酸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96%的产率得到草胺膦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草铵膦的纯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铵膦的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草铵膦盐酸盐粗品加入到溶剂中,然后再加入氨基酸和碱的水溶液,反应0.5~1.5h,调节反应体系的pH至1~7,然后经过滤、烘干得到草铵膦酸;将草铵膦酸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入氨气进行成盐反应,析出草铵膦固体,然后经过滤、烘干得到高纯度的草铵膦。本发明的纯化工艺避免使用难除去的脂肪族胺和高危险性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步骤简单,得到的草铵膦中无机盐含量低,纯度高、产率高,且安全性高,工艺过程以水或醇为溶剂,用氨水和无机碱进行中和反应,符合环保性和经济性原则,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并且,本发明通过添加氨基酸来进行提纯,提纯效率和产品纯度更高。
    公开号:
    CN105669742B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作用下, 反应 4.0h, 生成 glufosinate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草铵膦的合成方法
    摘要:
    一种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3‑甲基正丁氧基膦酰基丙醛、醋酸、异腈、氨水为原料,在溶剂中充分反应;步骤(2)、将步骤(1)的反应液蒸馏脱除溶剂;步骤(3)、向步骤(2)的产品中加入盐酸水溶液水解得到草铵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成本低的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并且得到的草铵膦的收率较高;本发明避免了以往合成路线中剧毒物质氰化钠的使用,该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公开号:
    CN109776605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草铵膦的纯化工艺
    申请人: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381950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铵膦的纯化工艺,包括:(1)将草铵膦盐酸盐加入到醇R1OH中,加入R2NH2进行氨化反应,调节PH值至7.0-14.0,冷却后过滤,滤液去除溶剂得到草铵膦铵盐及少量有机杂质;(2)将步骤(1)得到的草铵膦铵盐溶于适量水中,通入CO2中和至PH值2.0-5.0,加入适量醇R3OH,草铵膦酸沉淀析出,离心过滤得到草铵膦酸,其中含有少量碳酸氢铵或有机胺碳酸盐;(3)将步骤(2)得到的草铵膦酸滤饼加热烘干,碳酸氢铵或有机胺碳酸盐受热分解、挥发,从而得到高纯度的草铵膦酸。本发明的纯化工艺,步骤简单,得到的草铵膦中无机盐含量低,纯度高,且以二氧化碳分离草铵膦盐酸盐和HCl的方法比传统工艺中采用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更为经济,且安全性高,具有更高的工业化前景。
  • 一种草铵膦铵盐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石家庄瑞凯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38695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铵膦铵盐的合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以甲基亚磷酸二乙酯和正丁醇为原料,经水解和酯交换反应生成中间体I;(2)中间体I与丙烯醛氰醇醋酸酯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体II;(3)中间体II与氨气发生氨解反应,生成中间体III和中间体IV的混合物;(4)中间体III和中间体IV与盐酸进行酸解,生成中间体V;(5)中间体V经中和、提纯、结晶,得到草铵膦铵盐。本发明无需使用有毒原料,避免了氨水和氯化铵的大量使用,不仅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而且减少了副产物的数量和废水产生量,环保风险大大降低;纯化工艺简单,产品含量和收率都明显提高,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
  • 一种草铵膦制备方法
    申请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03965241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铵膦制备方法,是以甲基膦酸酯类化合物(II)与苯亚甲基甘氨酸酯类化合物(III)经过加成反应得到苯基亚甲基膦酰基丁酸酯类化合物(IV),进一步水解得到盐酸盐(V),最终得到目标产品草铵膦(I)。该方法避免了剧毒物质氰化物的使用,反应条件温和,容易监测,无需多次重结晶去除无机盐。
  • Organophosphorus Analogues and Derivatives of the Natural L-Amino Carboxylic Acids and Peptides. I. Enzymatic Synthesis of D-, DL-, and L-Phosphinothricin and Their Cyclic Analogues
    作者:Ivan A. Natchev
    DOI:10.1246/bcsj.61.3699
    日期:1988.10
    Acetylation of D-, DL-, and L-3-amino-2-pyrrolidinone (1) to the 3-acetamido derivative 2 and treatment with ethyl methylphosphinate afforded the addition product 3. Strict selectivity was observed in the enzyme-catalyzed hydrolysis with the enzyme phosphodiesterase I, acylase, glutaminase, and α-chymotrypsin. The ester 7 and 1,2-azaphospholidine (8) were isolated by esterification of L-phosphinothricin
    D-、DL-和 L-3-氨基-2-吡咯烷酮 (1) 乙酰化为 3-乙酰氨基衍生物 2 并用甲基次膦酸乙酯处理得到加成产物 3。在酶催化水解中观察到严格的选择性磷酸二酯酶 I、酰化酶、谷氨酰胺酶和 α-糜蛋白酶。通过L-膦丝菌素(6)的酯化分离酯7和1,2-氮杂磷脂(8)。
  • Herbicidal agents
    申请人: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公开号:US04168963A1
    公开(公告)日:1979-09-25
    Herbicidal agents, containing as active ingredient a compound of the formula ##STR1## or their salts with acids, are useful for combatting a great variety of mono- and dicotyledonous weeds. In the formula R.sub.1 is methyl or halomethyl, R.sub.2 is OH, SH, OM or SM (M=equivalent of a base), R.sub.3 is the same as R.sub.2 or an ester, amide or hydrazide group, R.sub.4 and R.sub.5 are preferably hydrogen and X is oxygen or sulfur.
    除草剂,其活性成分为式##STR1##或其酸盐,对于防治各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非常有用。在公式中,R.sub.1是甲基或卤甲基,R.sub.2是OH、SH、OM或SM(M=一种碱当量),R.sub.3与R.sub.2相同或为酯、酰胺或腙基团,R.sub.4和R.sub.5优选为氢,X为氧或硫。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