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睾酮又称为甲睾酮,是一种合成的雄激素。它能够促进男性性器官和副性征的发育及成熟;小剂量时有对抗雄激素的作用,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大剂量则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并可能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此外,还能显著促进蛋白质合成和代谢,增加钙、磷、钾离子在体内的潴留,促进肌肉发育及骨质形成。在骨髓功能低下时,较大剂量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生成;同时它还能够增强远曲肾小管对水和钠的再吸收,并保留钙。
作用甲基睾酮能促使男性性器官及副性征发育与成熟;对抗雌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和卵巢、垂体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质形成,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男性性腺机能减退症、无睾症、隐睾症、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及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物相互作用甲基睾酮主要用于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使第二性征发育并维持。大剂量注射时可以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对抗雌激素作用。此外,它还能显著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并增加氮和无机盐在体内的潴留,促使肌肉发达、体重增加。较大剂量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临床上用于治疗种公猪的性欲缺乏、创伤、骨折引起的贫血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
用法用量甲基睾酮片剂口服:每次0.2~0.3克,每日1次。
化学性质白色结晶粉末,无气味和味道。易吸湿且遇光变质,熔点为161-166℃;比旋光度在二噁烷中为+69°-+75°(25℃);乙醇溶液在2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该物质容易溶解于氯仿和二噁烷,可溶于乙醇(1:5)及丙酮(1:10),微溶于乙醚,在水中或植物油中难溶。
用途甲基睾酮主要用于生化研究以及作为雄性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睾丸素缺乏症的补充疗法,也可用于子宫功能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症的治疗。
生产方法醋酸孕甾双烯醇酮经羟胺肟化、POCl3贝克曼重排和酸水解后得到醋酸去氢表雄甾酮;后者与碘化甲基镁进行格氏反应,再通过异丙醇铝氧化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