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ickel butyr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ickel butyrate
英文别名
nickel(II) butyrate;butyric acid ; nickel butyrate;Buttersaeure; Nickelbutyrat;butanoate;nickel(2+)
nickel butyr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2C4H7O2*Ni
mdl
——
分子量
232.887
InChiKey
QGEGANFLBSUFNR-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7
  • 重原子数:
    7.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40.1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吡啶nickel butyrate氯仿 为溶剂, 生成 Ni(C3H7CO2)2 * 2 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Metal Pyridine Complex Salts. VI. Cobaltous and Nickelous Dipyridine Salts of Fatty Acids
    摘要:
    DOI:
    10.1021/ja01862a084
  • 作为产物:
    描述:
    丁酸四丁基氯化铵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nickel buty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Unique Nickel(II) Carboxylates and Their Coordination Complexes
    摘要:
    直接阳极溶解镍金属和乙腈中羧酸(RCOOH)的阴极还原已被证明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合成独特聚合镍(II)羧酸盐配合物{Ni(OOCR)2}n的一步法,使用H型玻璃派热克斯细胞进行。当氧化在存在中性配体(L)如2,2'-联吡啶或1,10-菲咯啉的情况下进行时,得到了类型为{Ni(OOCR)2.L}n的配合物。使用了四丁基氯化铵作为支持电解质,以提高电化学系统的电解质导电性,这反过来影响电解池中的电流效率、电池电压和能量消耗。通过振动光谱、CHN元素分析、溶解度和熔点的测定,这些配合物的特性与结构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还表明,直接电化学合成技术具有高电流效率、极高的纯度和产率。
    DOI:
    10.14233/ajchem.2018.210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usage of carboxylate ions as molecular pins
    作者:Marcin Swiatkowski、Rafal Kruszynski
    DOI:10.1016/j.poly.2017.07.011
    日期:2017.10
    been discussed and correlated with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e studied compounds. Due to placement of carboxylate anions out of coordination moieties, the presented compounds can be ideal standards in spectroscopic determinations of coordination type of butyr and ibutyr ions in coordination compounds. The thermal analyses of the studied compounds revealed the possibility of formation of dihydrate forms
    摘要两种新的同构配位化合物,分别由钴,镍,丁酸铜(butyr)或异丁酸(ibutyr)和1,10-菲咯啉(phen)组成,通式为[M(phen)3] 2 +·2(butyr− )·11H2O和[M(phen)3] 2 +·2(ibutyr−)·14H2O在水溶液中合成,并通过X射线晶体学,IR,UV-Vis和荧光光谱,元素和热分析进行表征。羧酸根阴离子位于外部配位球中,这是丁醇配位化合物的独特现象。所研究的化合物在晶体网中显示出分层堆积。“水层”由水分子和羧酸根阴离子的羧酸根基团组成,它们通过氢键组装到包含多个不同环状基序的二维超分子网络中。配位单元与羧酸根阴离子的脂肪族末端一起形成“配位部分层”,它们之间通过π⋯π和C–H⋯π分子间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羧酸根阴离子充当这些层之间的超分子连接基,并允许将它们固定在一起。已经讨论了光谱和热性质,并将其与所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相关联。由于将羧酸根
  • Kharitonova, R. I.; Dyskina, G. Zh., Russi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1977, vol. 22, p. 561 - 563
    作者:Kharitonova, R. I.、Dyskina, G. Zh.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Ni: MVol.C1, 112, page 260 - 262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Ni: MVol.B3, 8, page 781 - 783
    作者:
    DOI:——
    日期:——
  • Leicester, J.; Redman, M. J., American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hi>1962</hi>, vol. 12, p. 357 - 366
    作者:Leicester, J.、Redman, M. J.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