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fluoro-1-(methoxycarbonyl)-1,4-dihydropyridin-4-yl)-2-methylpropanoic acid | 1079437-6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fluoro-1-(methoxycarbonyl)-1,4-dihydropyridin-4-yl)-2-methylpropanoic acid
英文别名
2-(3-fluoro-1-methoxycarbonyl-4H-pyridin-4-yl)-2-methylpropanoic acid
2-(3-fluoro-1-(methoxycarbonyl)-1,4-dihydropyridin-4-yl)-2-methylpropanoic acid化学式
CAS
1079437-60-7
化学式
C11H14FNO4
mdl
——
分子量
243.235
InChiKey
GUUJCRDFFXQHQ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66.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fluoro-1-(methoxycarbonyl)-1,4-dihydropyridin-4-yl)-2-methylpropanoic acid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63%的产率得到methyl 6-fluoro-4,4-dimethyl-3-oxo-2-oxa-8-azabicyclo[3.3.1]non-6-ene-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吡啶和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烯酮缩醛直接获得四氢吡啶和哌啶稠合的氟内酯
    摘要:
    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烯酮缩醛与各种吡啶的相互作用通过形成二氢吡啶取代的羧酸而直接,一般,非对映选择性地接近氟代内酯。这些继而与作为亲电子氟源的selectfluor反应。在亲电子试剂如碘,溴和过酸的情况下,观察到没有氟的双键和带有氟的双键的区别,而在selectfluor的情况下则没有这种区别,因为除了3,5-二氟内酯外,还会形成的宝石-二氟内酯也发生了。此外,在四氢吡啶取代的羧酸的内酯化过程中形成的两个立体异构的氟内酯,是由(三甲基甲硅烷基)酮缩醛与先前的内酯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可以归因于构象修饰。在所检查的所有情况下,均观察到亲电子试剂和羧酸酯的反式,双轴加成。这些反应的立体化学结果均通过NMR光谱和X射线晶体学评估。
    DOI:
    10.1016/j.tet.2009.02.086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氟吡啶双三甲基硅基二甲基烯酮乙醛氯甲酸甲酯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2-(3-fluoro-1-(methoxycarbonyl)-1,4-dihydropyridin-4-yl)-2-methylprop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Lactonizations of carboxylic acid-substituted 3-fluorodihydropyridines with electrophiles: peculiar behaviour of F+
    摘要:
    对于 3-氟二氢吡啶取代的羧酸,盐酸、碘、溴和过酸等亲电体会区分缺少双键和含有氟的双键,而对于亲电的氟,则不会有这种区分,因为会形成单内酯和宝石二氟内酯。
    DOI:
    10.1039/b807092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