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dodecyl-N-methyl-O-tert-butylserine | 1445222-2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dodecyl-N-methyl-O-tert-butylserine
英文别名
(2S)-2-[dodecyl(methyl)amino]-3-[(2-methylpropan-2-yl)oxy]propanoic acid
N-dodecyl-N-methyl-O-tert-butylserine化学式
CAS
1445222-23-0
化学式
C20H41NO3
mdl
——
分子量
343.55
InChiKey
MZEPVRDYRSCUKW-SFHVURJ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1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5
  • 拓扑面积:
    49.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dodecyl-N-methyl-O-tert-butylserine 在 benzotriazol-1-yloxyl-tris-(pyrrolidino)-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84.0h, 生成 N,N'-ethane-1,2-bis[(1S)-1-oxycarbonyl-2-tert-butoxyethyl-N-dodecyl-N,N-dimethylammonium] di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Gemini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界面和细胞毒性特性的评价:探索丝氨酸作为头基的多功能性
    摘要: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基于氨基酸丝氨酸的新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这些化合物含有与氨基酸残基的氮原子相连的长烷基链,以及通过酰胺或酯键连接两个羧酸基团的间隔基。建立了最有效的合成途径;它涉及通过与二胺或二醇的肽缩合方法将间隔基引入 N,N-二烷基化单体前体中,随后进行甲基化和脱保护以产生最终的目标表面活性剂。报告和讨论了分子结构、间隔键类型和间隔长度对这些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和细胞毒性的影响;还包括对具有胺键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他相关同源化合物(常规双季铵和单体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总体而言,结果表明阳离子丝氨酸基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增强的界面特性和低细胞毒性,在技术和生物应用中具有潜在用途。
    DOI:
    10.1002/ejoc.201201396
  • 作为产物:
    描述:
    十二醛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N-dodecyl-N-methyl-O-tert-butylserine
    参考文献:
    名称:
    Gemini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界面和细胞毒性特性的评价:探索丝氨酸作为头基的多功能性
    摘要: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基于氨基酸丝氨酸的新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这些化合物含有与氨基酸残基的氮原子相连的长烷基链,以及通过酰胺或酯键连接两个羧酸基团的间隔基。建立了最有效的合成途径;它涉及通过与二胺或二醇的肽缩合方法将间隔基引入 N,N-二烷基化单体前体中,随后进行甲基化和脱保护以产生最终的目标表面活性剂。报告和讨论了分子结构、间隔键类型和间隔长度对这些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和细胞毒性的影响;还包括对具有胺键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他相关同源化合物(常规双季铵和单体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总体而言,结果表明阳离子丝氨酸基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增强的界面特性和低细胞毒性,在技术和生物应用中具有潜在用途。
    DOI:
    10.1002/ejoc.20120139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rine-based surfactants as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agents against multiresistant bacteria
    作者:Sandra G. Silva、Marina Pinheiro、Rui Pereira、Ana Rita Dias、Ricardo Ferraz、Cristina Prudêncio、Peter J. Eaton、Salette Reis、M. Luísa C. do Vale
    DOI:10.1016/j.bbamem.2022.183969
    日期:2022.9
    was observed. The effect induced by the surfactants on bacteria membrane was explor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 clear disruption of the bacteria membrane was observed for E. coli TEM CTX M9 upon treatment with (12ser)2CON12, whereas for the S. aureus MRSA few observable changes in cell morphology were found after treatment with either of the two surfactants.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two compounds
    两种丝氨酸衍生的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酰胺 (12Ser) 2 CON12 和酯 (12Ser) 2 COO12 的抗菌活性使用敏感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 和耐药的大肠杆菌CTX M2进行了测试,大肠杆菌TEM CTX M9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ATCC 43300 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株。对于酰胺衍生物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抗性菌株大肠杆菌TEM CTX M9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ATCC 43300 的MIC 值非常低 (5 μM)MRSA ATCC 43300,在酯衍生物的情况下。使用 Langmuir 单分子层研究了丝氨酸两亲物与脂质模型膜(DPPG 和 DPPC)的相互作用。观察到对 DPPG 的影响比对 DPPC 单层的影响更显着。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细菌膜的影响。在用
  • Synthesis of Gemini Surfactant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Interfacial and Cytotoxic Properties: Exploring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Serine as Headgroup
    作者:Sandra G. Silva、Cláudia Alves、Ana M. S. Cardoso、Amália S. Jurado、Maria C. Pedroso de Lima、M. Luísa C. Vale、Eduardo F. Marques
    DOI:10.1002/ejoc.201201396
    日期:2013.3
    deprotection to yield the final target surfactants. The effects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ype of spacer linkage, and spacer length on the interfacial and cytotoxic properties of these gemini surfactants are reported and discussed; studies on gemini surfactants with amine linkages and other relevant homologous compounds (conventional bis-quat gemini and monomeric surfactants) are also included. Overall, it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基于氨基酸丝氨酸的新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这些化合物含有与氨基酸残基的氮原子相连的长烷基链,以及通过酰胺或酯键连接两个羧酸基团的间隔基。建立了最有效的合成途径;它涉及通过与二胺或二醇的肽缩合方法将间隔基引入 N,N-二烷基化单体前体中,随后进行甲基化和脱保护以产生最终的目标表面活性剂。报告和讨论了分子结构、间隔键类型和间隔长度对这些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和细胞毒性的影响;还包括对具有胺键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他相关同源化合物(常规双季铵和单体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总体而言,结果表明阳离子丝氨酸基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增强的界面特性和低细胞毒性,在技术和生物应用中具有潜在用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