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4-methoxyphenyl)(methyl)phosphine oxide | 40410-3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4-methoxyphenyl)(methyl)phosphine oxide
英文别名
Bis(4-methoxyphenyl)(methyl)phosphane oxide;1-methoxy-4-[(4-methoxyphenyl)-methylphosphoryl]benzene
bis(4-methoxyphenyl)(methyl)phosphine oxide化学式
CAS
40410-38-6
化学式
C15H17O3P
mdl
——
分子量
276.272
InChiKey
BTXKSXJMXIWUF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81.1±27.0 °C(Predicted)
  • 密度:
    1.1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hvets; Safaryan; Shvets, Russian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2000, vol. 70, # 7, p. 1037 - 104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oxy-bis(4-methoxyphenyl)phosphane 在 三甲基溴硅烷 作用下, 以75%的产率得到bis(4-methoxyphenyl)(methyl)phosphine 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效生成磷的研究。通过三甲基卤硅烷催化的PIII酯的重排实现碳键
    摘要:
    前所未有Ç 膜系统:ME 3六(X = Br的,I)催化P的重排III酯R'R''P  OR成相应的磷酰系统,提供一种简单的,温和和有效的途径,以含有多种结构P  C键。已经发现该机理与Arbuzov-Michaelis反应的机理根本不同,包括三个确定的步骤a,b和c(请参见方案)。
    DOI:
    10.1002/chem.20080043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levannaya,R.A. et al.,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71, vol. 41, p. 1432 - 1439
    作者:Malevannaya,R.A. et al.
    DOI:——
    日期:——
  • Shvets, A. A.; Goncharova, L. V.; Zaviryukhina, N. E.,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2, vol. 52, # 2, p. 279 - 283
    作者:Shvets, A. A.、Goncharova, L. V.、Zaviryukhina, N. E.、Moiseeva, O. A.、Talanova, L. N.、Osipov, O. A.
    DOI:——
    日期:——
  • US4855087A
    申请人:——
    公开号:US4855087A
    公开(公告)日:1989-08-08
  • CN115651017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Studies on the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PhosphorusCarbon Bonds via a Rearrangement of P<sup>III</sup>Esters Catalysed by Trimethylhalosilanes
    作者:Wojciech Dabkowski、Alfred Ozarek、Sebastian Olejniczak、Marek Cypryk、Julian Chojnowski、Jan Michalski
    DOI:10.1002/chem.200800435
    日期:2009.2.2
    Unprecedented CP systems: Me3SiX (X=Br, I) catalyses rearrangements of PIII esters R′R′′POR into the corresponding phosphoryl systems, providing a simple, mild and efficient route to a variety of structures containing PC bonds. The mechanism has been found to b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Arbuzov–Michaelis reaction and includes three definite steps a, b and c (see scheme).
    前所未有Ç 膜系统:ME 3六(X = Br的,I)催化P的重排III酯R'R''P  OR成相应的磷酰系统,提供一种简单的,温和和有效的途径,以含有多种结构P  C键。已经发现该机理与Arbuzov-Michaelis反应的机理根本不同,包括三个确定的步骤a,b和c(请参见方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