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tert-butylperoxy)-6-methylpyrimidine | 62022-0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tert-butylperoxy)-6-methylpyrimidine
英文别名
4-tert-butylperoxy-6-methyl-pyrimidine;4-t-Butylperoxy-6-methylpyrimidin;Pyrimidine, 4-[(1,1-dimethylethyl)dioxy]-6-methyl-;4-tert-butylperoxy-6-methylpyrimidine
4-(tert-butylperoxy)-6-methylpyrimidine化学式
CAS
62022-05-3
化学式
C9H14N2O2
mdl
——
分子量
182.222
InChiKey
GOMZUNDZHHRDB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33.0±32.0 °C(Predicted)
  • 密度:
    1.05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44.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SDS

SDS:eb7b859cd6e33363f4938f17852d9df3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KROPF H.; MIRSAI AMIRABADI H., SYNTHESIS, 1981, NO 5, 397-40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氯-6-甲基嘧啶叔丁基过氧化氢 在 barium(II) oxide 作用下, 以 癸烷正戊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4-(tert-butylperoxy)-6-methylpyrim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方法开发和机理研究的相互作用——从有氧氧化偶联到通过烯基过氧化物的自由基反应
    摘要:
    本报告总结了作者的研究小组如何通过将有机合成中的方法开发与详细的机理研究相结合来取得科学进步。一个意想不到的自氧化偶联反应的发现,由于对其机理的不断加深的理解,导致了绿色 C-H 功能化反应的策略、自由基产生的新模式、酮与烯烃的加成反应以及对旧的反应的新见解。反应,Baeyer-Villiger 氧化。1 引言 2 与苄基 C-H 键的需氧氧化偶联反应 2.1 与呫吨的自氧化偶联 2.2 借助光的一点帮助 - CHIPS 2.3 相关的自氧化偶联反应 3 自氧化偶联如何工作?3.1 游览:在大气中由 Criegee 中间体形成烯基过氧化物 3. 2 烯基过氧化物如何在溶液中形成?再次认识 Criegee 3.3 自氧化偶联反应的完整机制 4 烯基过氧化物溶液化学的先前适应症 4.1 烯基过氧化物有什么好处?5 结束语
    DOI:
    10.1055/s-0035-15607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erplay of Method Development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 From Aerobic Oxidative Coupling to Radical Reactions via Alkenyl Peroxides
    作者:Martin Klussmann、Bertrand Schweitzer-Chaput
    DOI:10.1055/s-0035-1560706
    日期:——
    detailed mechanistic studies. The discovery of an unexpected autoxidative coupling reaction led, by virtue of an ever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its mechanism, to a strategy for green C–H functionalization reactions, novel modes of radical generation, addition reactions of ketones to alkenes and new insights into an old reaction, the Baeyer–Villiger oxidation. 1 Introduction 2 Aerobic Oxidative Coupling
    本报告总结了作者的研究小组如何通过将有机合成中的方法开发与详细的机理研究相结合来取得科学进步。一个意想不到的自氧化偶联反应的发现,由于对其机理的不断加深的理解,导致了绿色 C-H 功能化反应的策略、自由基产生的新模式、酮与烯烃的加成反应以及对旧的反应的新见解。反应,Baeyer-Villiger 氧化。1 引言 2 与苄基 C-H 键的需氧氧化偶联反应 2.1 与呫吨的自氧化偶联 2.2 借助光的一点帮助 - CHIPS 2.3 相关的自氧化偶联反应 3 自氧化偶联如何工作?3.1 游览:在大气中由 Criegee 中间体形成烯基过氧化物 3. 2 烯基过氧化物如何在溶液中形成?再次认识 Criegee 3.3 自氧化偶联反应的完整机制 4 烯基过氧化物溶液化学的先前适应症 4.1 烯基过氧化物有什么好处?5 结束语
  • KROPF H.; MIRSAI AMIRABADI H., SYNTHESIS, 1981, NO 5, 397-400
    作者:KROPF H.、 MIRSAI AMIRABADI H.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