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butyl-[2-(4-chloro-phenylsulfanyl)-ethyl]-amine | 101427-6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butyl-[2-(4-chloro-phenylsulfanyl)-ethyl]-amine
英文别名
Dibutyl-[2-(4-chlor-phenylmercapto)-aethyl]-amin;N-butyl-N-[2-(4-chlorophenyl)sulfanylethyl]butan-1-amine
dibutyl-[2-(4-chloro-phenylsulfanyl)-ethyl]-amine化学式
CAS
101427-60-5
化学式
C16H26ClNS
mdl
——
分子量
299.908
InChiKey
SBAILXWNCOHCK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2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ω-HALOALKYL AND ω -AMINOALKYL SULPHIDES CLEAVAGE OF THE ALKYL–SULPHUR BOND
    摘要:
    在p-氯苯基ω-氯烷基硫醚(I)的同系列化合物中,第一和第二个成员与胺反应异常,生成1,ω-双(p-氯苯基硫醚)烷烃(II)。该系列的第四个成员正常反应,产生4-氨基丁基p-氯苯基硫醚(III)。II的形成基于烷基-硫键的断裂解释。p-氯苯甲基系列(VI)的成员通常与胺反应,形成预期的氨基烷基硫醚(VII)。然而,p-氯苯基氯烷基硫醚(VI)在热力学上不稳定,分解成p-氯苯甲基氯化物和硫组分。VI的一个环状硫组分来源于其氯烷基碳链为4、5或6。VI的热降解通过磺隆盐断裂来解释。
    DOI:
    10.1139/v59-0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ω-HALOALKYL AND ω -AMINOALKYL SULPHIDES CLEAVAGE OF THE ALKYL–SULPHUR BOND
    作者:Marshall Kulka
    DOI:10.1139/v59-041
    日期:1959.2.1

    In the homologous series of p-chlorophenyl ω-chloroalkyl sulphides (I), the first and second members reacted abnormally with amines to yield 1, ω-bis(p-chlorophenylmercapto)alkanes (II).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series reacted normally to produce 4-aminobutyl p-chlorophenyl sulphide (III). The formation of II is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an alkyl–sulphur bond cleavage. The members of the p-chlorobenzyl series (VI) in general reacted with amines to form the expected aminoalkyl sulphides (VII). However, the p-chlorobenzyl chloroalkyl sulphides (VI) were thermally labile and decomposed to p-chlorobenzyl chloride and a sulphur component. A cyclic sulphur component originated from VI whose chloroalkyl carbon chain was 4, 5, or 6.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VI is explained through a sulphonium salt cleavage

    在p-氯苯基ω-氯烷基硫醚(I)的同系列化合物中,第一和第二个成员与胺反应异常,生成1,ω-双(p-氯苯基硫醚)烷烃(II)。该系列的第四个成员正常反应,产生4-氨基丁基p-氯苯基硫醚(III)。II的形成基于烷基-硫键的断裂解释。p-氯苯甲基系列(VI)的成员通常与胺反应,形成预期的氨基烷基硫醚(VII)。然而,p-氯苯基氯烷基硫醚(VI)在热力学上不稳定,分解成p-氯苯甲基氯化物和硫组分。VI的一个环状硫组分来源于其氯烷基碳链为4、5或6。VI的热降解通过磺隆盐断裂来解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