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dioxo-3-azabicyclo<3.1.0>hexane-3-propanoic acid methyl ester | 125077-1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dioxo-3-azabicyclo<3.1.0>hexane-3-propano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3-(2,4-dioxo-3-azabicyclo[3.1.0]hexan-3-yl)propanoate
2,4-dioxo-3-azabicyclo<3.1.0>hexane-3-propanoic acid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125077-12-5
化学式
C9H11NO4
mdl
——
分子量
197.191
InChiKey
NTOVESWQNYOVG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70.8±25.0 °C(Predicted)
  • 密度:
    1.35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63.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dioxo-3-azabicyclo<3.1.0>hexane-3-propanoic acid methyl ester劳森试剂N-甲基吗啉盐酸 、 dirhodium tetraacetate 、 sodium hydroxide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四氯化钛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丙酮 为溶剂, 反应 39.34h, 生成 (1aS,6S,6aR)-6-Allyl-3-methoxy-1a,1b,4,5,6,6a-hexahydro-1H-5a-aza-cyclopropa[a]ind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唑霉素的全合成
    摘要:
    外消旋吲唑霉素(1)的首次全合成已经实现。初步研究提供了功能化的吲哚里西啶,31,通过 (i) 立体定向分子内乙烯基硅烷/甲醇酰胺环化 (15→16),(ii) 乙酸铑 (II) 介导的重氮乙酸插入硫代酰胺 17,和 (iii) 引入环氧化物 (25→ 27→29)。尽管随后将 31 完全加工成吲哚唑霉素的尝试没有成功,但这些实验为最终生产天然产物的修订路线奠定了基础
    DOI:
    10.1021/ja00054a00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唑霉素的全合成
    摘要:
    外消旋吲唑霉素(1)的首次全合成已经实现。初步研究提供了功能化的吲哚里西啶,31,通过 (i) 立体定向分子内乙烯基硅烷/甲醇酰胺环化 (15→16),(ii) 乙酸铑 (II) 介导的重氮乙酸插入硫代酰胺 17,和 (iii) 引入环氧化物 (25→ 27→29)。尽管随后将 31 完全加工成吲哚唑霉素的尝试没有成功,但这些实验为最终生产天然产物的修订路线奠定了基础
    DOI:
    10.1021/ja00054a0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total synthesis of indolizomycin
    作者:Guncheol Kim、Margaret Y. Chu-Moyer、Samuel J. Danishefsky、Gayle K. Schulte
    DOI:10.1021/ja00054a005
    日期:1993.1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racemic indolizomycin (1) has been achieved. Initial investigations provided the functionalizcd indolizidine, 31, via (i) stereospecific intramolecular vinylsilane/carbinol amide cyclization (15→16), (ii) rhodium(II) acetate mediated diazoacetate insertion into thioamide 17, and (iii) epoxide introduction (25→27→29). Although subsequent attempts to fully elaborate 31 into
    外消旋吲唑霉素(1)的首次全合成已经实现。初步研究提供了功能化的吲哚里西啶,31,通过 (i) 立体定向分子内乙烯基硅烷/甲醇酰胺环化 (15→16),(ii) 乙酸铑 (II) 介导的重氮乙酸插入硫代酰胺 17,和 (iii) 引入环氧化物 (25→ 27→29)。尽管随后将 31 完全加工成吲哚唑霉素的尝试没有成功,但这些实验为最终生产天然产物的修订路线奠定了基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