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bis(naphthalenylboronic acid) | 285571-2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bis(naphthalenylboronic acid)
英文别名
1,5-naphthalenediboronic acid;1,5-Naphthalenyl-diboronopinacol ester;(5-borononaphthalen-1-yl)boronic acid
1,5-bis(naphthalenylboronic acid)化学式
CAS
285571-24-6
化学式
C10H10B2O4
mdl
——
分子量
215.809
InChiKey
GAKDRIZURXRZE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35.2±60.0 °C(Predicted)
  • 密度:
    1.3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0.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多环芳烃及其致癌性氧化代谢产物的新合成方法:苯并[s] pic烯,苯并[rst]五苯酮和二苯并[b,def] derivatives的衍生物。
    摘要:
    描述了一种新的合成多环芳族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在关键步骤中将PAH双硼酸衍生物与邻溴代芳基醛进行双Suzuki偶联,以提供芳基二醛,然后通过(a)转化为二烯烃将其转化为更大的多环芳环系统通过维蒂希反应,然后进行光环化,或(b)用三氟甲磺酸和1,3-丙二醇进行还原环化。这种合成方法可方便地从单个Suzuki偶联中间体访问多达三个不同的多环芳族环系统。它被用来合成苯并[s]吡啶,苯并[r]戊苯,二苯并[b,def]丙烯和13,14-二氢-苯并[g]茚并[2,1-a]芴的取代衍生物,以及苯并[s]]烯,苯并[rst]五苯芬的可能致癌的双二氢二醇代谢物,
    DOI:
    10.1021/jo9918044
  • 作为产物:
    描述:
    1,5-二溴萘magnesium硼酸三甲酯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38%的产率得到1,5-bis(naphthalenylboron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多环芳烃及其致癌性氧化代谢产物的新合成方法:苯并[s] pic烯,苯并[rst]五苯酮和二苯并[b,def] derivatives的衍生物。
    摘要:
    描述了一种新的合成多环芳族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在关键步骤中将PAH双硼酸衍生物与邻溴代芳基醛进行双Suzuki偶联,以提供芳基二醛,然后通过(a)转化为二烯烃将其转化为更大的多环芳环系统通过维蒂希反应,然后进行光环化,或(b)用三氟甲磺酸和1,3-丙二醇进行还原环化。这种合成方法可方便地从单个Suzuki偶联中间体访问多达三个不同的多环芳族环系统。它被用来合成苯并[s]吡啶,苯并[r]戊苯,二苯并[b,def]丙烯和13,14-二氢-苯并[g]茚并[2,1-a]芴的取代衍生物,以及苯并[s]]烯,苯并[rst]五苯芬的可能致癌的双二氢二醇代谢物,
    DOI:
    10.1021/jo99180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申请人:清华大学
    公开号:CN11074642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或式(2)所示的结构:其中,X、Y、Z、W和X’、Y’、Z’、W’分别独立地选自N或P,R1至R8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2‑C30脂肪链烃氧基、C2‑C30脂肪链烃氨基、C4‑C12环状脂肪链烃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中的一种,Q代表桥联基团。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OLED器件中的电子注入层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器件性能和稳定性。本发明同时保护采用上述通式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Enhancement of Host-Guest Interactions Using Rationally Designed Macrocyclic Boronic Esters with a Naphthalene Core
    作者:Yuji Kikuchi、Hiroki Takahagi、Kosuke Ono、Nobuharu Iwasawa
    DOI:10.1002/asia.201301577
    日期:2014.4
    π‐stacking interactions was achieved by using two kinds of macrocyclic boronic esters, 1,4‐naph‐[2+2] and 1,5‐naph‐[2+2], which were easily prepared by self‐assembly of 1,4‐naphthalenediboronic acid (3) or 1,5‐naphthalenediboronic acid (4) and racemic tetrol 1 with an indacene framework in a protic solvent. The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tilt angles of the two naphthalene rings are
    通过使用两种大环硼酸酯,即1,4-萘[2 + 2]和1,5-萘[2+ ],可以利用π堆积相互作用将电子不足的芳族客体分子有效地包含在有机溶剂中。2],可以通过在质子溶剂中自组装1,4-萘二甲酸(3)或1,5-萘二甲酸(4)和外消旋四氢萘1与吲哚骨架的方法轻松制备。X射线晶体学分析表明,两个萘环的倾斜角不同:1,4-萘[2 + 2]的倾斜角度约为15°,而1,5-萘[2 + 2]的倾斜角度约为15°。大约是0°。由于两个芳香环平行排列,因此1,5-萘酚[2 + 2]的结合能力比1,4-萘酚[2 + 2]高得多。该知识对于有机溶剂中新的宿主分子的设计可能是有用的。
  •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n the Directing Ability of Chalcogenoethers in Palladium‐Catalyzed Atroposelective C−H Olefination and Allylation
    作者:Gang Liao、Tao Zhang、Liang Jin、Bing‐Jie Wang、Cheng‐Kai Xu、Yu Lan、Yu Zhao、Bing‐Feng Shi
    DOI:10.1002/anie.202115221
    日期:2022.3
    of chalcogenoether motifs in Pd-catalyzed atroposelective C−H olefination and allylation are presented. The thioether motif was found to be a superior directing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ether (−OR) and selenoether in terms of reactivity and enantiocontrol. The selenoether unit (−SeMe) was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as a suitable directing group in asymmetric C−H activation.
    介绍了硫族醚基序在 Pd 催化的阻转选择性 C-H 烯化和烯丙基化中的导向能力的实验和计算研究。就反应性和对映体控制而言,发现硫醚基序与相应的醚(-OR)和硒醚相比是一个优越的导向基团。硒醚单元(-SeMe)首次被用作不对称 C-H 活化中的合适导向基团。
  • 一种芳胺类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申请人: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304551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胺类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制备方法:在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和化合物C制得中间体2,将化合物D和化合物E制得中间体3,将中间体3和化合物F制得中间体4,将中间体2和化合物G制得中间体5,将中间体4和中间体5制得产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层和/或盖帽层为本发明含芳胺类有机发光化合物。本发明能够使有机EL元件的光取出效率和发光效率大幅改善,具备由折射率高、薄膜安定性、耐久性优异,且于蓝、绿及红各自的波长区不带吸收的材料构成的盖帽层。
  • 유기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申请人: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公开号:KR2022001518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본 명세서는 화학식 1로 표시되는 화합물 및 화학식 2로 표시되는 화합물을 반응시키는 제1 단계; 상기 제1 단계의 반응물을 제1 용매를 이용하여 재결정 정제하는 제2 단계; 상기 제2 단계를 통하여 얻어진 제1 생성물, 및 트리알킬포스핀, 트리아릴포스핀, 트리아릴포스파이트 또는 트리알킬포스파이트를 반응시키는 제3 단계; 및 상기 제3 단계의 반응물을 제2 용매를 이용하여 재결정 정제하는 제4 단계를 포함하는 유기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을 제공한다.
    本规范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化学式1和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反应;第二步,使用第一溶剂对第一步反应物进行重新结晶纯化;第三步,将通过第二步获得的第一生成物和三烷基膦,三芳基膦,三芳基膦酸盐或三烷基膦酸盐反应;第四步,使用第二溶剂对第三步反应物进行重新结晶纯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