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4-(2-methoxyphenyl)-2-butynoate | 107941-2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4-(2-methoxyphenyl)-2-buty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4-(2-methoxyphenyl)but-2-ynoate
methyl 4-(2-methoxyphenyl)-2-butynoate化学式
CAS
107941-24-2
化学式
C12H12O3
mdl
——
分子量
204.225
InChiKey
JMRFUXXCWPBYJ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27.3±25.0 °C(Predicted)
  • 密度:
    1.11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azido-2,3,5,6-tetrafluoro-4-(trifluoromethyl)benzene 、 methyl 4-(2-methoxyphenyl)-2-butynoate 在 [Co(2,6-DiPhS-QingPhyrin)]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89%的产率得到methyl (S)-4-(2-methoxyphenyl)-4-((2,3,5,6-tetrafluoro-4-(trifluoromethyl)phenyl)amino)but-2-y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对映选择性分子间自由基 C-H 胺化
    摘要:
    自由基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许多固有优势,可能会影响有机分子构建的规划和实践。然而,自由基过程中对映选择性的控制仍然是长期存在的挑战之一。虽然最近在分子内自由基反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分子间自由基反应中的不对称诱导的控制仍然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在此报告了一种催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 Co(II) 的金属自由基催化 (MRC) 控制对映选择性以及羧酸酯与有机叠氮化物的分子间自由基 CH 胺化的反应性。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微调 D2 对称手性酰胺卟啉配体的远程取代基来最大化非共价吸引力相互作用的催化剂开发。这种非共价相互作用策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可普遍适用于控制分子间自由基反应的反应性和对映选择性。Co(II) 催化的分子间 CH 胺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以 CH 底物为限制试剂,表现出广泛的底物范围和高化学选择性,为获得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有价值的手性氨基酸衍生物提供了有效途径。系统的机理研究揭示了基于
    DOI:
    10.1021/jacs.0c10415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苯甲醚potassium cyanide甲基溴化镁silver nitratemagnesium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4.5h, 生成 methyl 4-(2-methoxyphenyl)-2-buty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tic approach to aklavinone using 2-oxo-2H-pyran-5-carboxylate (coumalate) intermediates
    摘要:
    DOI:
    10.1021/jo00386a0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perationally Simple Copper-Promoted Coupling of Terminal Alkynes with Benzyl Halides
    作者:Katherine A. Davies、Ryan C. Abel、Jeremy E. Wulff
    DOI:10.1021/jo900444x
    日期:2009.5.15
    Benzyl chlorides and bromides are shown to undergo copper-promoted coupling with a variety of terminal alkynes including, for the first time, electron-poor acetylenes such as methyl propiolate. The reaction permits easy access to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alized) benzyl-substituted propiolates (as well as several related alkynes)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benzyl halides. These products should in turn function as useful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synthesis of previously inaccessible (functionalized) benzyl-substituted heterocycles.
  • Enantio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Radical C–H Amination
    作者:Li-Mei Jin、Pan Xu、Jingjing Xie、X. Peter Zhang
    DOI:10.1021/jacs.0c10415
    日期:2020.12.9
    noncovalent attractive interactions through fine-tuning of the remote substituents of the D2-symmetric chiral amidoporphyrin ligand. This noncovalent interaction strategy presents a solution that may be generally applicable in controlling reactivity and enantioselectivity in intermolecular radical reactions. The Co(II)-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C-H amination, which operat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with the C-H
    自由基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许多固有优势,可能会影响有机分子构建的规划和实践。然而,自由基过程中对映选择性的控制仍然是长期存在的挑战之一。虽然最近在分子内自由基反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分子间自由基反应中的不对称诱导的控制仍然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在此报告了一种催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 Co(II) 的金属自由基催化 (MRC) 控制对映选择性以及羧酸酯与有机叠氮化物的分子间自由基 CH 胺化的反应性。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微调 D2 对称手性酰胺卟啉配体的远程取代基来最大化非共价吸引力相互作用的催化剂开发。这种非共价相互作用策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可普遍适用于控制分子间自由基反应的反应性和对映选择性。Co(II) 催化的分子间 CH 胺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以 CH 底物为限制试剂,表现出广泛的底物范围和高化学选择性,为获得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有价值的手性氨基酸衍生物提供了有效途径。系统的机理研究揭示了基于
  • Synthetic approach to aklavinone using 2-oxo-2H-pyran-5-carboxylate (coumalate) intermediates
    作者:Michael E. Jung、Jeffrey A. Hagenah
    DOI:10.1021/jo00386a002
    日期:1987.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