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ethenyl-7-methoxy-2-methyl-6-(1-methylethyl)naphthalene | 1322684-3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ethenyl-7-methoxy-2-methyl-6-(1-methylethyl)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1-Ethenyl-7-methoxy-2-methyl-6-propan-2-ylnaphthalene
1-ethenyl-7-methoxy-2-methyl-6-(1-methylethyl)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322684-37-6
化学式
C17H20O
mdl
——
分子量
240.345
InChiKey
HAKRBSQIZHHUK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ethenyl-7-methoxy-2-methyl-6-(1-methylethyl)naphthalenecopper(l) chloride 、 palladium dichloride 、 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5.5h, 生成 4-[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3-hydroxy-1-(7-methoxy-2-methyl-6-propan-2-ylnaphthalen-1-yl)-4-methylpent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丹参性ion虫病的生物活性重排二十二碳六烯二萜醌醌类化合物Prionoid E的第一个全合成。
    摘要:
    通过Wacker氧化(方案5)和羟醛缩合(方案7)作为合成序列中的关键步骤,有效地实现了从丹参pr病中分离出的重排的芥子烷二萜醌-酮E(1)的第一个全合成。因此1在3.7%产率的起始15个步骤制备从苯甲醚一方面(=甲氧基苯)和甲基琥珀酸酐(=二氢-3-甲基呋喃-2,5-二酮)通过4(方案3和5),并在另一方面是2-羟基-2-甲基丙酸,经5(方案6)。
    DOI:
    10.1002/hlca.20100043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丹参性ion虫病的生物活性重排二十二碳六烯二萜醌醌类化合物Prionoid E的第一个全合成。
    摘要:
    通过Wacker氧化(方案5)和羟醛缩合(方案7)作为合成序列中的关键步骤,有效地实现了从丹参pr病中分离出的重排的芥子烷二萜醌-酮E(1)的第一个全合成。因此1在3.7%产率的起始15个步骤制备从苯甲醚一方面(=甲氧基苯)和甲基琥珀酸酐(=二氢-3-甲基呋喃-2,5-二酮)通过4(方案3和5),并在另一方面是2-羟基-2-甲基丙酸,经5(方案6)。
    DOI:
    10.1002/hlca.20100043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Prionoid E, A Bioactive Rearranged Secoabietane Diterpene Quinone from Salvia prionitis
    作者:Fei Deng、Jun Xu、Min Zhao、Hong-Ying Liu、Yang Ye、Jin-Sheng Zhang
    DOI:10.1002/hlca.201000435
    日期:2011.7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prionoid E (1), a rearranged secoabietane diterpene quinone isolated from Salvia prionitis, was achieved efficiently by means of Wacker oxidation (Scheme 5) and aldol condensation (Scheme 7) as the key steps in the synthetic sequence. Thus 1 was prepared in 15 steps in 3.7% yield starting on one hand from anisole (=methoxybenzene) and methylsuccinic anhydride (=dihydro‐3‐methylfuran‐2
    通过Wacker氧化(方案5)和羟醛缩合(方案7)作为合成序列中的关键步骤,有效地实现了从丹参pr病中分离出的重排的芥子烷二萜醌-酮E(1)的第一个全合成。因此1在3.7%产率的起始15个步骤制备从苯甲醚一方面(=甲氧基苯)和甲基琥珀酸酐(=二氢-3-甲基呋喃-2,5-二酮)通过4(方案3和5),并在另一方面是2-羟基-2-甲基丙酸,经5(方案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