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2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triethylsilyl-4-pentynoate | 612825-7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2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triethylsilyl-4-pentynoat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2S)-2-(phenylmethoxycarbonylamino)-5-triethylsilylpent-4-ynoate
tert-butyl (2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triethylsilyl-4-pentynoate化学式
CAS
612825-73-7
化学式
C23H35NO4Si
mdl
——
分子量
417.621
InChiKey
UMVXOIPYFOTKFD-FQEVSTJ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06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64.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氨基-4-碘苯甲酸甲酯tert-butyl (2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triethylsilyl-4-pentynoate 在 sodium carbonate 、 lithium chloride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70%的产率得到(S)-methyl 3-(2-(benzyloxycarbonylamino)-3-tert-butoxy-3-oxopropyl)-2-(triethylsilyl)-1H-indole-6-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抗有丝分裂双环肽 Celogentin C 的全合成
    摘要:
    介绍了 celogentin C 的全合成。这种双环八肽的从右到左合成方法不成功,因为无法精心设计右手环的衍生物。在这些努力的过程中,发现 McFadyen-Stevens 反应的温和布拉斯劳改性提供了一种将顽固的酯还原为醛的有用方法。然后检查了从左到右的合成策略。左侧大环中不寻常的 Leu-Trp 侧链交联是通过三步序列形成的,包括分子间 Knoevenagel 缩合、自由基共轭加成和 SmI(2) 介导的硝基还原。随后的大环内酰胺化提供了所需的环系。左手环合成的高产率和简洁的性质抵消了自由基共轭加成的适度非对映选择性。然后通过吲哚-咪唑氧化偶联完成右手环特征性的Trp-His侧链连接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反应中需要 Pro-OBn 作为添加剂。详细的机理研究表明 Pro-OBn 可以调节反应混合物中 NCS 的浓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需要的二氯化副产物的产生。大环内酰胺化和脱保护
    DOI:
    10.1021/ja909870g
  • 作为产物:
    描述:
    N-二苯亚甲基-甘氨酸叔丁酯盐酸氢氧化钾 、 BINOL-derived phase-transfer catalyst 、 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58h, 生成 tert-butyl (2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triethylsilyl-4-penty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催化原素C中心色氨酸残基的催化不对称合成。
    摘要:
    [反应:参见正文]含有电子不足的三氟苄基部分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5以良好的收率和优异的ee促进了炔丙基溴7a与甘氨酸衍生物6的烷基化。将生成的炔丙基甘氨酸8分两步转化为14,即Celelogentin C的中心色氨酸残基,以Pd催化的杂环化为关键转化。该方法有望成为制备在吲哚环上具有取代基的色氨酸衍生物的有效途径。
    DOI:
    10.1021/ol035236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the Antimitotic Bicyclic Peptide Celogentin C
    作者:Bing Ma、Biplab Banerjee、Dmitry N. Litvinov、Liwen He、Steven L. Castle
    DOI:10.1021/ja909870g
    日期:2010.1.27
    An account of the total synthesis of celogentin C is presented. A right-to-left synthetic approach to this bicyclic octapeptide was unsuccessful due to an inability to elaborate derivatives of the right-hand ring. In the course of these efforts,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mild Braslau modification of the McFadyen-Stevens reaction offers a useful method of reducing recalcitrant esters to aldehydes.
    介绍了 celogentin C 的全合成。这种双环八肽的从右到左合成方法不成功,因为无法精心设计右手环的衍生物。在这些努力的过程中,发现 McFadyen-Stevens 反应的温和布拉斯劳改性提供了一种将顽固的酯还原为醛的有用方法。然后检查了从左到右的合成策略。左侧大环中不寻常的 Leu-Trp 侧链交联是通过三步序列形成的,包括分子间 Knoevenagel 缩合、自由基共轭加成和 SmI(2) 介导的硝基还原。随后的大环内酰胺化提供了所需的环系。左手环合成的高产率和简洁的性质抵消了自由基共轭加成的适度非对映选择性。然后通过吲哚-咪唑氧化偶联完成右手环特征性的Trp-His侧链连接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反应中需要 Pro-OBn 作为添加剂。详细的机理研究表明 Pro-OBn 可以调节反应混合物中 NCS 的浓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需要的二氯化副产物的产生。大环内酰胺化和脱保护
  • Catalytic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the Central Tryptophan Residue of Celogentin C
    作者:Steven L. Castle、G. S. C. Srikanth
    DOI:10.1021/ol035236x
    日期:2003.10.1
    [reaction: see text] Chiral phase-transfer catalyst 5 containing an electron-deficient trifluorobenzyl moiety promoted the alkylation of glycine derivative 6 with propargyl bromide 7a in good yield and excellent ee. The resulting propargyl glycine 8 was converted to 14, the central tryptophan residue of Celogentin C, in two steps, with the Pd-catalyzed heteroannulation as the key transformation. This
    [反应:参见正文]含有电子不足的三氟苄基部分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5以良好的收率和优异的ee促进了炔丙基溴7a与甘氨酸衍生物6的烷基化。将生成的炔丙基甘氨酸8分两步转化为14,即Celelogentin C的中心色氨酸残基,以Pd催化的杂环化为关键转化。该方法有望成为制备在吲哚环上具有取代基的色氨酸衍生物的有效途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