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N-[(3-benzyloxyphenyl)methyl]aminopyrrolidine-2,5-dione | 188295-1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N-[(3-benzyloxyphenyl)methyl]aminopyrrolidine-2,5-dione
英文别名
3-[(3-Phenyl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rolidine-2,5-dione
3-N-[(3-benzyloxyphenyl)methyl]aminopyrrolidine-2,5-dione化学式
CAS
188295-15-0
化学式
C18H18N2O3
mdl
——
分子量
310.353
InChiKey
NEXBCWMYEFGST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67.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N-[(3-benzyloxyphenyl)methyl]aminopyrrolidine-2,5-dio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8.75h, 生成 (3aS,9bS)-7-Benzyloxy-4-methoxymethyl-1,3,3a,4,5,9b-hexahydro-pyrrolo[3,2-c]isoquinol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杂环胺和酸受体的合成
    摘要:
    描述了能够与胺和羧酸都结合的分子的合成。该新宿主由具有带有乙酰氨基吡啶部分的侧臂的吡咯并异喹啉结构组成。吡咯并异喹啉部分是在改进先前公开的途径之后获得的,该途径包括适当的3-芳基烷基氨基琥珀酰亚胺的区域选择性还原,然后使用亚胺鎓化学进行闭环。然后在Pd 0下通过交叉偶联反应将三环结构官能化乙酸甲酯的三甲基甲硅烷基烯酮缩醛催化三氟甲磺酸酯衍生物。然后将如此获得的酯与2-氨基-4,6-二甲基吡啶反应,产生目标宿主。后一种化合物与某些羧酸和胺的缔合常数通过1 H NMR滴定确定。进行了NOESY实验和分子模型计算,以便精确地进行实际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DOI:
    10.1016/s0040-4020(00)00806-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各种3-氨基琥珀酰亚胺的区域选择性还原;在两个杂环系统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从3-氨基琥珀酰亚胺开始研究新型吡咯并[3,2-c]异喹啉的合成。测试了导致3-氨基琥珀酰亚胺的各种已知途径,但是通过在马来酰亚胺上亲核加成芳基烷基胺的新方法给出了更好的结果。这些化合物还原的区域选择性显示出取决于所关注的3-氨基琥珀酰亚胺的取代度。羟基内酰胺在原位形成,然后转化为乙氧基内酰胺。后者在生成亚胺盐后,提供了目标吡咯并异喹啉和另一种新的杂环系统的另外两种衍生物:3,6-甲基-2,5-苯并重氮化合物。
    DOI:
    10.1016/s0040-4020(96)01157-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gioselective reductions of various 3-aminosuccinimides; application to the synthesis of two heterocyclic systems
    作者:Jean-François Brière、Patricia Charpentier、Georges Dupas、Guy Quéguiner、Jean Bourguignon
    DOI:10.1016/s0040-4020(96)01157-x
    日期:1997.2
    The synthesis of novel pyrrolo[3,2-c]isoquinolines is investigated starting from 3-aminosuccinimides. Various known routes leading to 3-aminosuccinimides were tested but a new approach via nucleophilic addition of arylalkylamines on maleimide gave better results.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the reduction of these compounds was shown to depend on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of the concerned 3-aminosuccinimide
    从3-氨基琥珀酰亚胺开始研究新型吡咯并[3,2-c]异喹啉的合成。测试了导致3-氨基琥珀酰亚胺的各种已知途径,但是通过在马来酰亚胺上亲核加成芳基烷基胺的新方法给出了更好的结果。这些化合物还原的区域选择性显示出取决于所关注的3-氨基琥珀酰亚胺的取代度。羟基内酰胺在原位形成,然后转化为乙氧基内酰胺。后者在生成亚胺盐后,提供了目标吡咯并异喹啉和另一种新的杂环系统的另外两种衍生物:3,6-甲基-2,5-苯并重氮化合物。
  • Synthesis of a Heterocyclic Amine and Acid Receptor
    作者:Jean-François Brière、Georges Dupas、Guy Quéguiner、Jean Bourguignon
    DOI:10.1016/s0040-4020(00)00806-1
    日期:2000.10
    functionalized by cross-coupling reaction under Pd0 catalysis of its triflate derivative with the trimethylsilyl ketene acetal of methyl acetate. The so-obtained ester was then reacted with 2-amino-4,6-dimethylpyridine leading to the targeted host.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s of this latter compound with some carboxylic acids and amines were determined by 1H NMR titration. NOESY experiments and molecular modeling
    描述了能够与胺和羧酸都结合的分子的合成。该新宿主由具有带有乙酰氨基吡啶部分的侧臂的吡咯并异喹啉结构组成。吡咯并异喹啉部分是在改进先前公开的途径之后获得的,该途径包括适当的3-芳基烷基氨基琥珀酰亚胺的区域选择性还原,然后使用亚胺鎓化学进行闭环。然后在Pd 0下通过交叉偶联反应将三环结构官能化乙酸甲酯的三甲基甲硅烷基烯酮缩醛催化三氟甲磺酸酯衍生物。然后将如此获得的酯与2-氨基-4,6-二甲基吡啶反应,产生目标宿主。后一种化合物与某些羧酸和胺的缔合常数通过1 H NMR滴定确定。进行了NOESY实验和分子模型计算,以便精确地进行实际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