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6-(3-hydroxyphenyl)pyridin-2-ylmethyl)-N-(6-phenylpyridin-2-ylmethyl)benzylamine | 1204656-1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6-(3-hydroxyphenyl)pyridin-2-ylmethyl)-N-(6-phenylpyridin-2-ylmethyl)benzylamine
英文别名
N-[(6-(3-hydroxylphenyl)pyridin-2-ylmethyl)-N-(6-phenylpyridin-2-ylmethyl)]benzylamine;3-[6-[[Benzyl-[(6-phenyl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yridin-2-yl]phenol;3-[6-[[benzyl-[(6-phenyl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yridin-2-yl]phenol
N-(6-(3-hydroxyphenyl)pyridin-2-ylmethyl)-N-(6-phenylpyridin-2-ylmethyl)benzylamine化学式
CAS
1204656-13-2
化学式
C31H27N3O
mdl
——
分子量
457.575
InChiKey
AIZPIDQWBZHVA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49.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醇N-(6-(3-hydroxyphenyl)pyridin-2-ylmethyl)-N-(6-phenylpyridin-2-ylmethyl)benzylamine 在 copper(II) perchlorate hexahydr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腈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2.25h, 生成 2-(6-((benzyl((6-phenyl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yridin-2-yl)-3-methoxycyclohexa-2,5-diene-1,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I)-苯酚系统与O 2的反应:铜胺氧化酶中TPQ生物合成的模型
    摘要:
    合成了由一系列含酚的双(吡啶-2-基甲基)胺N 3配体(表示为L o H,L m H和L p H)支撑的铜(II)配合物,并且它们的O 2反应性已详细检查以了解含铜胺氧化酶中TPQ辅因子(2,4,5-三羟基苯丙氨酸醌,TOPA醌)的生物合成的机理。铜(II)配合物的大号ø ħ(邻-苯酚衍生物)涉及直接向苯酚铜(II)的协调和几乎不受朝向ö反应2在60°C的CH 3 OH中。另一方面,在三乙胺存在下,L m H(间苯酚衍生物)的铜(II)络合物与O 2反应,该络合物不涉及酚部分与铜(II)离子之间的直接配位相互作用。碱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甲氧基取代的对醌衍生物。产品结构已通过详细的核磁共振(NMR),红外(IR)光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建立(包括18种O标记实验)分析。密度泛函理论预测该反应涉及(i)分子内电子从去质子化的酚(酚盐)转移至铜(II)以生成铜(I)-苯氧基自由基;(ii)向该中间体中添加O
    DOI:
    10.1021/ic101832c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I)-苯酚系统与O 2的反应:铜胺氧化酶中TPQ生物合成的模型
    摘要:
    合成了由一系列含酚的双(吡啶-2-基甲基)胺N 3配体(表示为L o H,L m H和L p H)支撑的铜(II)配合物,并且它们的O 2反应性已详细检查以了解含铜胺氧化酶中TPQ辅因子(2,4,5-三羟基苯丙氨酸醌,TOPA醌)的生物合成的机理。铜(II)配合物的大号ø ħ(邻-苯酚衍生物)涉及直接向苯酚铜(II)的协调和几乎不受朝向ö反应2在60°C的CH 3 OH中。另一方面,在三乙胺存在下,L m H(间苯酚衍生物)的铜(II)络合物与O 2反应,该络合物不涉及酚部分与铜(II)离子之间的直接配位相互作用。碱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甲氧基取代的对醌衍生物。产品结构已通过详细的核磁共振(NMR),红外(IR)光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建立(包括18种O标记实验)分析。密度泛函理论预测该反应涉及(i)分子内电子从去质子化的酚(酚盐)转移至铜(II)以生成铜(I)-苯氧基自由基;(ii)向该中间体中添加O
    DOI:
    10.1021/ic101832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ons of Copper(II)-Phenol Systems with O<sub>2</sub>: Models for TPQ Biosynthesis in Copper Amine Oxidases
    作者:Kae Tabuchi、Mehmed Z. Ertem、Hideki Sugimoto、Atsushi Kunishita、Tetsuro Tano、Nobutaka Fujieda、Christopher J. Cramer、Shinobu Itoh
    DOI:10.1021/ic101832c
    日期:2011.3.7
    the reaction involves (i) intramolecular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deprotonated phenol (phenolate) to copper(II) to generate a copper(I)-phenoxyl radical; (ii) the addition of O2 to this intermediate, resulting in an end-on copper(II) superoxide; (iii) 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of the phenolic radical to give a copper(II)-alkylperoxo intermediate; (iv) O−O bond cleavage concomitant with a proton migration
    合成了由一系列含酚的双(吡啶-2-基甲基)胺N 3配体(表示为L o H,L m H和L p H)支撑的铜(II)配合物,并且它们的O 2反应性已详细检查以了解含铜胺氧化酶中TPQ辅因子(2,4,5-三羟基苯丙氨酸醌,TOPA醌)的生物合成的机理。铜(II)配合物的大号ø ħ(邻-苯酚衍生物)涉及直接向苯酚铜(II)的协调和几乎不受朝向ö反应2在60°C的CH 3 OH中。另一方面,在三乙胺存在下,L m H(间苯酚衍生物)的铜(II)络合物与O 2反应,该络合物不涉及酚部分与铜(II)离子之间的直接配位相互作用。碱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甲氧基取代的对醌衍生物。产品结构已通过详细的核磁共振(NMR),红外(IR)光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建立(包括18种O标记实验)分析。密度泛函理论预测该反应涉及(i)分子内电子从去质子化的酚(酚盐)转移至铜(II)以生成铜(I)-苯氧基自由基;(ii)向该中间体中添加O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