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4,5-tetraethyl-1-(p-fluorophenyl)-1H-pyrrole | 1258727-4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4,5-tetraethyl-1-(p-fluorophenyl)-1H-pyrrole
英文别名
2,3,4,5-Tetraethyl-1-(4-fluorophenyl)pyrrole
2,3,4,5-tetraethyl-1-(p-fluorophenyl)-1H-pyrrole化学式
CAS
1258727-45-5
化学式
C18H24FN
mdl
——
分子量
273.394
InChiKey
UJQOUOZMXNHFM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4.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氟苯胺 在 oxone 、 [py2TiCl2NtBu]2氘代溴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1,1,2,2-四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26.5h, 生成 2,3,4,5-tetraethyl-1-(p-fluorophenyl)-1H-pyrrole
    参考文献:
    名称:
    Ti催化炔烃与偶氮苯合成[2+2+1]吡咯氧化氮转移机理研究
    摘要:
    报道了钛催化从炔烃和芳基二氮烯合成形式[2+2+1]吡咯的机理的联合计算和实验研究。该反应通过自然键轨道 (NBO) 和本征键轨道 (IBO) 分析确定的正式 TiII/TiIV 氧化还原催化循环进行。内部炔烃与偶氮苯反应的动力学分析揭示了一个复杂的平衡,涉及 Ti=NPh 单体/二聚体平衡和 Ti=NPh + 炔 [2 + 2] 环加成平衡,以及在决定速率的第二次炔插入之前的偶氮苯和吡啶抑制平衡。计算支持这种动力学分析,深入了解催化中活性物质的结构和溶剂的作用,并提供通过歧化再生钛酰亚胺催化剂的新机制。从 6 元氮杂钛环己二烯物种中还原消除生成吡咯结合的 TiII 非常容易,并且通过类似于纳扎罗夫环化的独特电环还原消除途径发生。所得的 TiII 物质通过反键合到吡咯骨架的 π* 中而稳定,尽管溶剂效应也显着稳定了吡咯损失和催化周转所需的游离 TiII 物质。进一步的计算和动力学分析表明,
    DOI:
    10.1021/jacs.8b035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Double N-Vinylation of Aromatic Amines: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Various Substituted N-Arylpyrroles
    作者:Qian Liao、Liyun Zhang、Fei Wang、Shutao Li、Chanjuan Xi
    DOI:10.1002/ejoc.201000665
    日期:——
    A simple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various substituted N-arylpyrrol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opper-catalyzed sequential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N-vinylation of aromatic amines. The reactions proceed to afford substituted N-arylpyrroles in good-to-excellent yields using CuI as the precatalyst, tBuONa as the base, and N 1 ,N 2 -dimethylethane-1,2-diamine (DMEDA) as the ligand
    已经开发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各种取代的 N-芳基吡咯。该方法基于铜催化的芳香胺分子间和分子内的顺序 N-乙烯基化。使用CuI作为预催化剂、tBuONa作为碱和N 1 ,N 2 -二甲基乙烷-1,2-二胺(DMEDA)作为配体,反应进行以良好到优异的产率提供取代的N-芳基吡咯。具有给电子和吸电子取代基以及杂芳胺的苯胺在所使用的条件下表现非常好。三和四取代的二烯基二碘化物在反应条件下也表现良好,并以良好的产率提供相应的取代 N-芳基吡咯。使用 CuBr 或 CuCl 作为预催化剂也能以高产率获得产品。
  • Mechanism of Ti-Catalyzed Oxidative Nitrene Transfer in [2 + 2 + 1] Pyrrole Synthesis from Alkynes and Azobenzene
    作者:Zachary W. Davis-Gilbert、Xuelan Wen、Jason D. Goodpaster、Ian A. Tonks
    DOI:10.1021/jacs.8b03546
    日期:2018.6.13
    + 2 + 1] pyrrole synthesis from alkynes and aryl diazenes is reported. This reaction proceeds through a formally TiII/TiIV redox catalytic cycle as determined by natural bond orbital (NBO) and intrinsic bond orbital (IBO) analysis. Kinetic analysis of the reaction of internal alkynes with azobenzene reveals a complex equilibrium involving Ti═NPh monomer/dimer equilibrium and Ti═NPh + alkyne [2 + 2]
    报道了钛催化从炔烃和芳基二氮烯合成形式[2+2+1]吡咯的机理的联合计算和实验研究。该反应通过自然键轨道 (NBO) 和本征键轨道 (IBO) 分析确定的正式 TiII/TiIV 氧化还原催化循环进行。内部炔烃与偶氮苯反应的动力学分析揭示了一个复杂的平衡,涉及 Ti=NPh 单体/二聚体平衡和 Ti=NPh + 炔 [2 + 2] 环加成平衡,以及在决定速率的第二次炔插入之前的偶氮苯和吡啶抑制平衡。计算支持这种动力学分析,深入了解催化中活性物质的结构和溶剂的作用,并提供通过歧化再生钛酰亚胺催化剂的新机制。从 6 元氮杂钛环己二烯物种中还原消除生成吡咯结合的 TiII 非常容易,并且通过类似于纳扎罗夫环化的独特电环还原消除途径发生。所得的 TiII 物质通过反键合到吡咯骨架的 π* 中而稳定,尽管溶剂效应也显着稳定了吡咯损失和催化周转所需的游离 TiII 物质。进一步的计算和动力学分析表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