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enzhydrylidene-amino)-N-methoxy-N-methyl-acetamide | 265983-0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enzhydrylidene-amino)-N-methoxy-N-methyl-acetamide
英文别名
2-(benzhydrylideneamino)-N-methoxy-N-methylacetamide
2-(benzhydrylidene-amino)-N-methoxy-N-methyl-acetamide化学式
CAS
265983-08-2
化学式
C17H18N2O2
mdl
——
分子量
282.342
InChiKey
HZPIXOYXQAYZG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41.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benzhydrylidene-amino)-N-methoxy-N-methyl-acetamide3-溴丙烯氢氧化钾 、 N-spiro chiral quaternary ammon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96%的产率得到(R)-2-(Benzhydrylidene-amino)-pent-4-enoic acid methoxy-meth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受保护的 α-氨基酸酰胺的高度对映选择性相转移催化烷基化作用于邻二胺、α-氨基酮和 α-氨基醇的实际不对称合成
    摘要:
    通过成功利用设计的 4 型手性季铵盐作为催化剂,在相转移条件下实现了受保护的甘氨酸二苯基甲基 (Dpm) 酰胺 1 和 Weinreb 酰胺 10 的高度对映选择性烷基化。特别是,衍生自 1b 和 4c 的手性烯醇铵的显着反应性允许与反应性较低的简单仲烷基卤化物进行高效和对映选择性的反应。这种手性烯醇铵的另一个独特特征是它能够识别β-支链伯烷基卤化物的手性,这在烷基化过程中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动力学分辨率和双立体分化水平,从而可以控制两个α-和γ-立体中心. 结合在环戊基甲基醚 (CPME) 中使用 LiAlH4 进行的后续还原,该系统提供了一种轻松获得结构多样的光学活性邻二胺的方法。此外,通过用格氏试剂进行简单处理,光学活性 α-氨基酸 Weinreb 酰胺 11 可以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氨基酮。此外,已实现将旋光α-氨基酮还原和烷基化为顺式和反式α-氨基醇,并且具有几乎完全的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控制。有了
    DOI:
    10.1021/ja0459328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甲酮亚胺glycine N'-methoxy-N'-methylamide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1.99%的产率得到2-(benzhydrylidene-amino)-N-methoxy-N-meth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受保护的 α-氨基酸酰胺的高度对映选择性相转移催化烷基化作用于邻二胺、α-氨基酮和 α-氨基醇的实际不对称合成
    摘要:
    通过成功利用设计的 4 型手性季铵盐作为催化剂,在相转移条件下实现了受保护的甘氨酸二苯基甲基 (Dpm) 酰胺 1 和 Weinreb 酰胺 10 的高度对映选择性烷基化。特别是,衍生自 1b 和 4c 的手性烯醇铵的显着反应性允许与反应性较低的简单仲烷基卤化物进行高效和对映选择性的反应。这种手性烯醇铵的另一个独特特征是它能够识别β-支链伯烷基卤化物的手性,这在烷基化过程中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动力学分辨率和双立体分化水平,从而可以控制两个α-和γ-立体中心. 结合在环戊基甲基醚 (CPME) 中使用 LiAlH4 进行的后续还原,该系统提供了一种轻松获得结构多样的光学活性邻二胺的方法。此外,通过用格氏试剂进行简单处理,光学活性 α-氨基酸 Weinreb 酰胺 11 可以有效地转化为相应的氨基酮。此外,已实现将旋光α-氨基酮还原和烷基化为顺式和反式α-氨基醇,并且具有几乎完全的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控制。有了
    DOI:
    10.1021/ja04593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yridine Derivatives as Dipeptedyl Peptidase Inhibitors
    申请人:Blaszczak Larry Chris
    公开号:US20080214616A1
    公开(公告)日:2008-09-04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compounds of formula (I)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thereof; wherein A is (1); X is selected from CH, CF and N; R5 is selected from H, C 1 -C 6 fluoroalkyl, and —OR12; R9 is selected from H —NR13C(O)R14 and —C(O)NR10R11; R12 is selected from H, C 1 -C 6 alkyl and C 3 -C 6 cycloalkyl, for use as inhibitors of the DPP-IV enzyme in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Type II diabetes.
    本发明涉及公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为(1);X选自CH,CF和N;R5选自H,C1-C6氟烷基和—OR12;R9选自H,—NR13C(O)R14和—C(O)NR10R11;R12选自H,C1-C6烷基和C3-C6环烷基,用作DPP-IV酶的抑制剂,用于治疗或预防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疾病。
  • Phenyl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II Diabetes
    申请人:Blaszczak Larry Chris
    公开号:US20080221217A1
    公开(公告)日:2008-09-11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compounds of formula (I)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thereof; wherein A is (xx); X is selected from CH, CF and N, R5 is selected from H, C 1 -C 6 alkyl, C 1 -C 6 fluoroalkyl, and —OR12, R9 is selected from H and —C(O)NR1OR11, R12 is selected from H, C 1 -C 6 alkyl and C 3 -C 6 cycloalkyl for use as inhibitors of the DPP-IV enzyme in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Type II diabetes.
    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是(xx);X从CH、CF和N中选择,R5从H、C1-C6烷基、C1-C6氟烷基和—OR12中选择,R9从H和—C(O)NR1OR11中选择,R12从H、C1-C6烷基和C3-C6环烷基中选择,用作DPP-IV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或预防包括II型糖尿病在内的疾病。
  • WO2007/15767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PYRIDINE DERIVATIVES AS DIPEPTEDYL PEPTIDASE INHIBITORS
    申请人:ELI LILLY AND COMPANY
    公开号:EP1912946B1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 US8076514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076514B2
    公开(公告)日:2011-12-13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