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2,5-pyridinedicarboxylate)] | 860412-5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2,5-pyridinedi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Cu(2,5-pyrdc)];Copper;pyridine-2,5-dicarboxylate;copper;pyridine-2,5-dicarboxylate
[Cu(2,5-pyridinedi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860412-59-5
化学式
C7H3NO4*Cu
mdl
——
分子量
228.651
InChiKey
LJNPCTWADKHGPY-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9
  • 重原子数:
    13.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3.1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u(2,5-pyridinedicarboxylate)] 在 air 作用下, 生成 copper(II) 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 2,5-吡啶二甲酸连接体构建的二维 Cu(II) 配位聚合物:合成、结构分析及其选择性转化为 Cu 和 CuO 纳米颗粒
    摘要:
    铜和氧化铜纳米结构由于其在能源和环境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而​​在材料科学中无处不在。本文介绍了源自 2,5-吡啶二甲酸连接体的2D Cu( II ) 配位聚合物 ( 2D-CuPDC ) 作为选择性分离 Cu 和 CuO 纳米结构的前体的用途。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已通过单晶 XRD 阐明。2D-CuPDC中的 Cu 中心呈扭曲的方锥几何形状,当沿a轴观察时,聚合物单元沿ac平面传播。2D-CuPDC的热重分析表明它可以成为氧化铜纳米颗粒的有效分子前体。2D-CuPDC网络的溶剂辅助和无溶剂分解分别揭示了 Cu 纳米花和多孔 CuO 纳米结构的形成。分别通过 pXRD、电子显微镜、EDS 和 DRS-UV 评估了这些纳米结构的晶体结构、相纯度、形貌、元素组成和带隙。这些纳米结构的带隙位于适合光催化应用的范围内。这种配位聚合物驱动的 Cu 和 CuO 纳米结构的合成可以扩展到其他技术上重要的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
    DOI:
    10.1039/d3nj01906c
  • 作为产物:
    描述:
    以 neat (no solvent, solid phase) 为溶剂, 生成 [Cu(2,5-pyridine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两个 CuIIMetal-Organic 协调框架中的结构灵活性和选择性客人住宿
    摘要:
    Cu II 的两种金属-有机配位框架,[Na 2 Cu(2,4-pyrdc)(H 2 O)(μ-OH 2 ) 2 ] n (1) 和 {[Cu(2,5-pyrdc) ( NH 3 )](2H 2 O)} n (2)(2,4-pyrdc = pyridine-2,4-dicarboxylate;2,5-pyrdc = pyridine-2,5-dicarboxylate)被合成并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 1 的结构已知,表明 Cu(2,4-pyrdc) 2 (H 2 O) 作为金属配体并与两个不同的 Na I 原子连接,形成 3D 异金属 Cu II -Na I 骨架。化合物2的单晶从氨水溶液中获得,并在三斜晶系(P$\bar{1}$方程图像)晶系中结晶。化合物 2 是一个二维片,由两个不同的 Cu II 1D 链组成,由 2,5-pyrdc 配体桥接。2D 片的堆叠产生具有 1D 充满水的通道的
    DOI:
    10.1002/ejic.2008011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al Flexibility and Selective Guest Accommodation in Two Cu <sup>II</sup>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Frameworks
    作者:Kargal L. Gurunatha、Tapas Kumar Maji
    DOI:10.1002/ejic.200801153
    日期:2009.4
    Two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frameworks of Cu II , [Na 2 Cu(2,4‐pyrdc)(H 2 O)(μ‐OH 2 ) 2 ] n (1) and [Cu(2,5‐pyrdc) (NH 3 )](2H 2 O)} n (2) (2,4‐pyrdc = pyridine‐2,4‐dicarboxylate; 2,5‐pyrdc = pyridine‐2,5‐dicarboxylate), were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1 was known and shows that Cu(2,4‐pyrdc) 2 (H 2 O) functions as a metalloligand and is linked to two
    Cu II 的两种金属-有机配位框架,[Na 2 Cu(2,4-pyrdc)(H 2 O)(μ-OH 2 ) 2 ] n (1) 和 [Cu(2,5-pyrdc) ( NH 3 )](2H 2 O)} n (2)(2,4-pyrdc = pyridine-2,4-dicarboxylate;2,5-pyrdc = pyridine-2,5-dicarboxylate)被合成并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 1 的结构已知,表明 Cu(2,4-pyrdc) 2 (H 2 O) 作为金属配体并与两个不同的 Na I 原子连接,形成 3D 异金属 Cu II -Na I 骨架。化合物2的单晶从氨水溶液中获得,并在三斜晶系(P$\bar1}$方程图像)晶系中结晶。化合物 2 是一个二维片,由两个不同的 Cu II 1D 链组成,由 2,5-pyrdc 配体桥接。2D 片的堆叠产生具有 1D 充满水的通道的
  • A 2D Cu(<scp>ii</scp>) coordination polymer constructed with 2,5-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 linker: synthesis,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its selective transformation into Cu and CuO nanoparticles
    作者:Gourab Karmakar、Adish Tyagi、A. P. Wadawale、Rohit Singh Chauhan、Bal Govind Vats
    DOI:10.1039/d3nj01906c
    日期:——
    Copper and copper oxide nanostructures are ubiquitous in materials science owing to their high potential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utility of a 2D Cu(II) coordination polymer (2D-CuPDC) derived from 2,5-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 linker, as a precursor for selective isolation of Cu and CuO nanostructures. The structure of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has been elucidated
    铜和氧化铜纳米结构由于其在能源和环境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而​​在材料科学中无处不在。本文介绍了源自 2,5-吡啶二甲酸连接体的2D Cu( II ) 配位聚合物 ( 2D-CuPDC ) 作为选择性分离 Cu 和 CuO 纳米结构的前体的用途。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已通过单晶 XRD 阐明。2D-CuPDC中的 Cu 中心呈扭曲的方锥几何形状,当沿a轴观察时,聚合物单元沿ac平面传播。2D-CuPDC的热重分析表明它可以成为氧化铜纳米颗粒的有效分子前体。2D-CuPDC网络的溶剂辅助和无溶剂分解分别揭示了 Cu 纳米花和多孔 CuO 纳米结构的形成。分别通过 pXRD、电子显微镜、EDS 和 DRS-UV 评估了这些纳米结构的晶体结构、相纯度、形貌、元素组成和带隙。这些纳米结构的带隙位于适合光催化应用的范围内。这种配位聚合物驱动的 Cu 和 CuO 纳米结构的合成可以扩展到其他技术上重要的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