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苄基-PEG6-乙酸叔丁酯

中文名称
苄基-PEG6-乙酸叔丁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1-phenyl-2,5,8,11,14,17-hexaoxanonadecan-19-oate
英文别名
Benzyl-PEG6-CH2CO2tBu;tert-butyl 2-[2-[2-[2-[2-(2-phenylmethoxyethoxy)ethoxy]ethoxy]ethoxy]ethoxy]acetate
苄基-PEG6-乙酸叔丁酯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3H38O8
mdl
——
分子量
442.55
InChiKey
HTCCPCCHDIEUT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2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81.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苄基-PEG6-乙酸叔丁酯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羟基-PEG5-乙酸叔丁酯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高效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降解剂,可有效治疗卵巢癌
    摘要: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有希望的靶点。然而,已知的NAMPT抑制剂的特点是临床疗效较弱且毒性呈剂量依赖性。迫切需要制定新的 NAMPT 干预策略。利用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技术,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von Hippel-Lindau(VHL)招募NAMPT靶向PROTAC。成功鉴定出一种高效的 NAMPT 降解剂 ( B3 ),它表现出优异的降解活性 (DC 50 < 0.17 nM,D max > 90%) 和对 A2780 细胞的抗增殖效力 (IC 50 = 1.5 nM)。PROTAC B3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 NAMPT 耗尽。特别是,PROTAC B3通过静脉注射实现了良好的血浆暴露水平,在异种移植模型中获得了有效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TGI = 88.1%,2 μM/kg),并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没有不良毒性。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
    DOI:
    10.1021/acs.jmedchem.2c01990
  • 作为产物:
    描述:
    羟丙基淀粉磷酸酯 在 sodium hydrid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 mineral oil 为溶剂, 生成 苄基-PEG6-乙酸叔丁酯
    参考文献:
    名称:
    Homo-PROTACs:VHL E3 泛素连接酶的二价小分子二聚体,用于诱导自我降解。
    摘要:
    E3 泛素连接酶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键酶,它催化蛋白质的泛素化,靶向它们进行蛋白酶体降解。E3 连接酶作为小分子的靶标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直接抑制还是被劫持以使用称为 PROTAC 的二价化合物(“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诱导非天然新底物的降解。我们将 Homo-PROTACs 描述为一种将 E3 连接酶二聚化以触发其在细胞内的自杀型化学敲除的方法。我们使用由 von Hippel-Lindau (VHL) E3 连接酶的两个配体实例组成的多种分子提供 Homo-PROTAC 的概念验证。最活跃的化合物 CM11 在体外以高亲和力使 VHL 二聚化并诱导强效,VHL 在不同细胞系中以高度异构体选择性的方式快速和蛋白酶体依赖性自我降解,不会引发缺氧反应。这种方法为选择性 VHL 敲低提供了一种新的化学探针,并证明了对 E3 连接酶进行化学干预的新方式的潜力。靶向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使用小分
    DOI:
    10.1038/s41467-017-0095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SMALL MOLECULES<br/>[FR] PETITES MOLÉCULES
    申请人:UNIV DUNDEE
    公开号:WO2018189554A1
    公开(公告)日:2018-10-18
    Compounds having the general structure A - L - B are presented wherein A and B are independently an E3 ubiquitin ligase protein binding ligand compound of formula 1A or 1 B.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are also presented.
    提供具有一般结构 A - L - B 的化合物,其中 A 和 B 分别是式 1A 或 1B 的 E3 泛素连接酶蛋白结合配体化合物。还提供包含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使用方法。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Hydrophobic-Tagge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 Degraders
    作者:Xiaomei Li、Mengdie Hu、Yanping Zhang、Hui Hua、Yujie Sun、Qiuping Xiang、Dongsheng Zhu
    DOI:10.1016/j.bioorg.2024.107115
    日期:2024.3
    Herein, we describe our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series of HyT-based degraders of the GPX4.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compounds, 7b (ZX782), effectively induces dose- and time-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GPX4 protein and potently suppresses the growth of human fibrosarcoma HT1080 cells, which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ferroptosis and widely used for evaluating compound specificity
    死亡是由脂质过氧化积累诱导的依赖性氧化细胞死亡形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 (GPX4) 在死亡的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被认为是癌症和其他人类疾病的有前途的治疗靶点。在此,我们描述了一系列基于 HyT 的 GPX4 降解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最有前途的化合物之一, 7b (ZX782),可有效诱导 GPX4 蛋白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降解,并有效抑制人纤维肉瘤 HT1080 细胞的生长,该细胞对死亡高度敏感,广泛用于评估死亡中的化合物特异性。机制研究表明7b通过泛素-蛋白酶体和自噬-溶酶体消耗 GPX4。此外, 7b诱导的GPX4降解可显着增加HT1080细胞中脂质活性氧(ROS)的积累,最终导致死亡。总体而言,化合物7b在消耗内源性 GPX4 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功效,从而调节癌细胞的死亡。
  • Small molecules
    申请人:University of Dundee
    公开号:US11261179B2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Compounds having the general structure A-L-B are presented wherein A and B are independently an E3 ubiquitin ligase protein binding ligand compound of formula 1A or 1B.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are also presented.
    介绍了具有一般结构 A-L-B 的化合物,其中 A 和 B 独立地是式 1A 或 1B 的 E3 泛素配体蛋白结合配体化合物。还介绍了包含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使用方法。
  • SMALL MOLECULES
    申请人:University Of Dundee
    公开号:EP3609889A1
    公开(公告)日:2020-02-19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