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β-hydroxyl resibufogenin | 2042-5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β-hydroxyl resibufogenin
英文别名
12β-hydroxyresibufogenin;12beta-Hydroxyresibufogenin;5-[(1R,2S,4R,6R,7S,8R,10S,11S,14S,16R)-8,14-dihydroxy-7,11-dimethyl-3-oxapentacyclo[8.8.0.02,4.02,7.011,16]octadecan-6-yl]pyran-2-one
12β-hydroxyl resibufogenin化学式
CAS
2042-58-2
化学式
C24H32O5
mdl
——
分子量
400.515
InChiKey
DUDKFSOZKFNNCE-FEHGIAQ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9
  • 拓扑面积:
    79.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布福吉宁 在 cytochrome P450 BY4742, Sth10 from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NBRC 6298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12β-hydroxyl resibufogenin
    参考文献:
    名称:
    细胞色素 P450 挖掘用于蟾蜍二烯内酯多样化
    摘要:
    蟾蜍二烯内酯是一类在 C17 处具有独特 α-吡喃酮环的类固醇,主要由蟾蜍产生,由 100 多种直系同源物组成。它们具有强效的强心和抗肿瘤活性,是中药蟾酥和华蟾素的活性成分。直接从蟾蜍中提取成本高昂,化学合成也很困难,限制了具有多种修饰和痕量含量的活性蟾蜍二烯内酯的获取。在这项工作中,基于转录组和基因组分析,使用基于酵母的筛选平台,我们从蟾蜍中获得了八种细胞色素P450(CYP)酶,它们在不同位点催化蟾蜍灵和resibufogenin的羟基化。此外,据报道,一种真菌 CYP 酶 Sth10 被发现在蟾蜍灵和resibufogenin的多个位点修饰中发挥作用。共生产并鉴定了15种蟾蜍二烯内酯,其中6种为首次发现。所有化合物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特别是19-羟基-蟾毒灵( 2 )和1β-羟基-蟾毒灵( 3 ),它们是由CYP46A35催化蟾毒灵羟基化产生的。 CYP46A35的催化效率提
    DOI:
    10.1021/acschembio.4c000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ew cytotoxic bufadienolides from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resibufogenin by Mucor polymorphosporus
    作者:Min Ye、Jian Han、Dongge An、Guangzhong Tu、Dean Guo
    DOI:10.1016/j.tet.2005.07.012
    日期:2005.9
    biotransformation of resibufogenin by Mucor polymorphosporus afforded 22 products, and 15 of them were new. The transformation reactions involved hydroxylations at C-1β, C-5, C-7α, C-7β, C-12α, C-12β and C-16α, as well as epimerization or dehydrogenation of 3-OH. Hydroxylations at C-12α, C-12β and C-16α were the major reactions, each giving products in >5% yields, whereas the other products were obtained in fairly
    Resibufogenin是一种从中药ChanSu中分离出来的细胞毒性类固醇。Mucor polymorphosporus对瑞布非生素的生物转化提供了22种产品,其中15种是新产品。转化反应涉及C-1β,C-5,C-7α,C-7β,C-12α,C-12β和C-16α的羟基化,以及3-OH的差向异构或脱氢。C-12α,C-12β和C-16α处的羟基化反应是主要反应,各自产生的产品收率> 5%,而其他产品的收率却很低。一些产品显示出降低的但仍然有效的细胞毒性。这项研究为制备新的丁二烯内酯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方法,其中大多数很难通过化学手段获得。
  • Cytochrome P450 Mining for Bufadienolide Diversification
    作者:Xiaolai Lei、Xiaozheng Wang、Weiliang Xiong、Han Xiao、Yingchun Wu、Tingting Huang、Rubing Liang、Yiming Li、Shuangjun Lin
    DOI:10.1021/acschembio.4c00089
    日期:——
    active bufadienolides with diverse modifications and trace content. In this work, based on the transcriptome and genome analyses, using a yeast-based screening platform, we obtained eight cytochrome P450 (CYP) enzymes from toads, which catalyze the hydroxylation of bufalin and resibufogenin at different sites. Moreover, a reported fungal CYP enzyme Sth10 was found functioning in the modification of bufalin
    蟾蜍二烯内酯是一类在 C17 处具有独特 α-吡喃酮环的类固醇,主要由蟾蜍产生,由 100 多种直系同源物组成。它们具有强效的强心和抗肿瘤活性,是中药蟾酥和华蟾素的活性成分。直接从蟾蜍中提取成本高昂,化学合成也很困难,限制了具有多种修饰和痕量含量的活性蟾蜍二烯内酯的获取。在这项工作中,基于转录组和基因组分析,使用基于酵母的筛选平台,我们从蟾蜍中获得了八种细胞色素P450(CYP)酶,它们在不同位点催化蟾蜍灵和resibufogenin的羟基化。此外,据报道,一种真菌 CYP 酶 Sth10 被发现在蟾蜍灵和resibufogenin的多个位点修饰中发挥作用。共生产并鉴定了15种蟾蜍二烯内酯,其中6种为首次发现。所有化合物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特别是19-羟基-蟾毒灵( 2 )和1β-羟基-蟾毒灵( 3 ),它们是由CYP46A35催化蟾毒灵羟基化产生的。 CYP46A35的催化效率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