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p-(1-pyrenyl)phenyl)-2,2'-bipyridine | 1374115-3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p-(1-pyrenyl)phenyl)-2,2'-bipyridine
英文别名
4-(p-(1-pyreneyl)phenyl)-2,2'-bipyridine;pyr-phen-bpy;4-(4-Pyren-1-ylphenyl)-2-pyridin-2-ylpyridine;4-(4-pyren-1-ylphenyl)-2-pyridin-2-ylpyridine
4-(p-(1-pyrenyl)phenyl)-2,2'-bipyridine化学式
CAS
1374115-34-0
化学式
C32H20N2
mdl
——
分子量
432.524
InChiKey
JBMZIYDYKNQFC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8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4,4'-dicarboxy-2,2'-bipyridine)dichlororuthenium(II)4-(p-(1-pyrenyl)phenyl)-2,2'-bipyridinesodium hydroxide乙醇氯仿 为溶剂, 以75%的产率得到[(dcbH2)2Ru(pyr-phen-bpy)]Cl2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耦合电子激发态的 Ru(II) 配合物中分子内能量转移和氧淬灭的 pH 控制
    摘要:
    这项工作说明了通过改变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的 pH 值来控制激发态能量转移过程。在这些系统中,具有两个羧化联吡啶配体的 Ru(II) 络合物通过两个不同的芘衍生联吡啶配体之一与芘共价连接。Ru 到羧基联吡啶 (3) MLCT 状态的能量取决于 pH 值,而芘三线态能量随溶液酸度保持不变。在 pH 0 时,(3)MLCT 态是最低能态,随着 pH 值升高和羧基-联吡啶配体相继去质子化,(3)MLCT 态的能量高于芘三重态的能量,导致观察到的发射寿命显着增加。对超快和微秒时间分辨激发态衰变的详细分析导致对激发态衰变的描述,其中涉及 (3) MLCT 和芘三重态的初始平衡,然后松弛到基态。激发态衰变的寿命由平衡的位置定义,从 pH 0 时的 2 μs 到较高 pH 时的 >10 μs,因为平衡有利于芘三重态。此外,溶解氧对激发态的猝灭表现出与激发态寿命平行的 pH 依赖性。结果说明了在开发高效发光氧
    DOI:
    10.1021/ja300866s
  • 作为产物:
    描述:
    4,4,5,5-四甲基-2-(芘-1-基)-1,3,2-二噁唑环戊硼烷4-(4-溴苯基)-2-吡啶-2-基吡啶四(三苯基膦)钯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60%的产率得到4-(p-(1-pyrenyl)phenyl)-2,2'-bi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耦合电子激发态的 Ru(II) 配合物中分子内能量转移和氧淬灭的 pH 控制
    摘要:
    这项工作说明了通过改变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的 pH 值来控制激发态能量转移过程。在这些系统中,具有两个羧化联吡啶配体的 Ru(II) 络合物通过两个不同的芘衍生联吡啶配体之一与芘共价连接。Ru 到羧基联吡啶 (3) MLCT 状态的能量取决于 pH 值,而芘三线态能量随溶液酸度保持不变。在 pH 0 时,(3)MLCT 态是最低能态,随着 pH 值升高和羧基-联吡啶配体相继去质子化,(3)MLCT 态的能量高于芘三重态的能量,导致观察到的发射寿命显着增加。对超快和微秒时间分辨激发态衰变的详细分析导致对激发态衰变的描述,其中涉及 (3) MLCT 和芘三重态的初始平衡,然后松弛到基态。激发态衰变的寿命由平衡的位置定义,从 pH 0 时的 2 μs 到较高 pH 时的 >10 μs,因为平衡有利于芘三重态。此外,溶解氧对激发态的猝灭表现出与激发态寿命平行的 pH 依赖性。结果说明了在开发高效发光氧
    DOI:
    10.1021/ja300866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 Control of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and Oxygen Quenching in Ru(II) Complexes Having Coupled Electronic Excited States
    作者:Tod A. Grusenmeyer、Jin Chen、Yuhuan Jin、Jonathan Nguyen、Jeffrey J. Rack、Russell H. Schmehl
    DOI:10.1021/ja300866s
    日期:2012.5.2
    control of excited stat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via variation of pH in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In these systems a Ru(II) complex having two carboxylated bipyridyl ligands is covalently linked to pyrene via one of two different pyrene derivitized bipyridyl ligands. The energy of the Ru to carboxy-bipyridine (3)MLCT state is pH dependent while the pyrene triplet energy remains unchanged with solution
    这项工作说明了通过改变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的 pH 值来控制激发态能量转移过程。在这些系统中,具有两个羧化联吡啶配体的 Ru(II) 络合物通过两个不同的芘衍生联吡啶配体之一与芘共价连接。Ru 到羧基联吡啶 (3) MLCT 状态的能量取决于 pH 值,而芘三线态能量随溶液酸度保持不变。在 pH 0 时,(3)MLCT 态是最低能态,随着 pH 值升高和羧基-联吡啶配体相继去质子化,(3)MLCT 态的能量高于芘三重态的能量,导致观察到的发射寿命显着增加。对超快和微秒时间分辨激发态衰变的详细分析导致对激发态衰变的描述,其中涉及 (3) MLCT 和芘三重态的初始平衡,然后松弛到基态。激发态衰变的寿命由平衡的位置定义,从 pH 0 时的 2 μs 到较高 pH 时的 >10 μs,因为平衡有利于芘三重态。此外,溶解氧对激发态的猝灭表现出与激发态寿命平行的 pH 依赖性。结果说明了在开发高效发光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