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Chloro-pyridin-4-ylmethyl)-6-methoxy-4-thiazol-2-yl-phthalaz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Chloro-pyridin-4-ylmethyl)-6-methoxy-4-thiazol-2-yl-phthalazine
英文别名
2-[4-[(3-Chloropyridin-4-yl)methyl]-7-methoxyphthalazin-1-yl]-1,3-thiazole;2-[4-[(3-chloropyridin-4-yl)methyl]-7-methoxyphthalazin-1-yl]-1,3-thiazole
1-(3-Chloro-pyridin-4-ylmethyl)-6-methoxy-4-thiazol-2-yl-phthalaz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3ClN4OS
mdl
——
分子量
368.846
InChiKey
QWEZQBIDQXIIB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8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3-chloropyridin-4-ylmethylene)-6-methoxy-1-(thiazol-2-yl)-1,3-dihydroisobenzofuran-1-ol 在 一水合肼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70%的产率得到1-(3-Chloro-pyridin-4-ylmethyl)-6-methoxy-4-thiazol-2-yl-phthal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酞嗪PDE IV抑制剂:一些6-甲氧基-1,4-二取代衍生物的构象研究。
    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一系列在邻苯二氮杂嗪核的“向下”位置带有单-或二氯4-亚甲基吡啶或在其“末端”带有不同杂环的邻苯二氮杂磷酸二酯酶(IV)(PDE IV)抑制剂的详细构象分析和合成。酞嗪部分的顶部'4位。连接在酞嗪核碳原子C1上的一氯和二氯4-亚甲基吡啶单元都显示出相同的构象行为,其取代基优先地定向于分子的外部,并且吡啶平面几乎垂直于酞嗪环。在酞嗪的碳C4处连接的杂环五元环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构象行为。1 3-噻唑环以良好定义的构象存在,相对于酞嗪核几乎共面,而1,2,4-三唑和1,3-二唑杂环则显示出很大的构象自由度和较大的扭转角。在C4处带有噻唑环的化合物3显示出主要的生物活性,因此表明五环的平面且相对刚性的构象应有利于此类化合物的PDE IV抑制能力。
    DOI:
    10.1016/j.bmc.2005.04.0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thalazine PDE IV inhibitors: Conformational study of some 6-methoxy-1,4-disubstituted derivatives
    作者:Thomas Haack、Raimondo Fattori、Mauro Napoletano、Franco Pellacini、Giovanni Fronza、Giuseppina Raffaini、Fabio Ganazzoli
    DOI:10.1016/j.bmc.2005.04.057
    日期:2005.7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detailed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phthalazine phosphodiesterase-type (IV) (PDE IV) inhibitors bearing either mono- or dichloro 4-methylenepyridine at the 'down' position of the phthalazine nucleus or different heterocycles at the 'top' position 4 of the phthalazine moiety. Both the mono- and dichloro 4-methylenepyridine units linked at carbon C1
    本报告介绍了一系列在邻苯二氮杂嗪核的“向下”位置带有单-或二氯4-亚甲基吡啶或在其“末端”带有不同杂环的邻苯二氮杂磷酸二酯酶(IV)(PDE IV)抑制剂的详细构象分析和合成。酞嗪部分的顶部'4位。连接在酞嗪核碳原子C1上的一氯和二氯4-亚甲基吡啶单元都显示出相同的构象行为,其取代基优先地定向于分子的外部,并且吡啶平面几乎垂直于酞嗪环。在酞嗪的碳C4处连接的杂环五元环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构象行为。1 3-噻唑环以良好定义的构象存在,相对于酞嗪核几乎共面,而1,2,4-三唑和1,3-二唑杂环则显示出很大的构象自由度和较大的扭转角。在C4处带有噻唑环的化合物3显示出主要的生物活性,因此表明五环的平面且相对刚性的构象应有利于此类化合物的PDE IV抑制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