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Anisyl-allenyl-sulfon | 42091-5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Anisyl-allenyl-sulfon
英文别名
——
p-Anisyl-allenyl-sulfon化学式
CAS
42091-56-5
化学式
C10H10O3S
mdl
——
分子量
210.254
InChiKey
FOCBAXBTMYEDQ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51.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Anisyl-allenyl-sulfon氢气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乙腈中累积,分离和共轭二烯的氢化物亲和力。
    摘要:
    在乙腈溶液中的15个极化二烯[五个苯基砜取代的烯(1a),相应的五个分离的二烯(1b)和相应的五个共轭的二烯(1c)]的氢化物亲和力(定义为该工作中的焓变)为首次通过滴定热法测定。结果显示,乙二酮中15种二烯的氢化物亲和度范围对于1a为-71.6至-73.9 kcal / mol,对于1b为-46.2至-49.7 kcal / mol,对于-a为-45.0至-46.5 kcal / mol。从图1c中可以看出,这表明累积的二烯(1a)的氢化物获取能力不仅比相应的共轭二烯(1c)要大得多,而且比相应的分离的二烯(1b)要大得多。还通过使用相对热力学循环,根据赫斯定律评估了15个二烯的氢亲和力以及乙二烯(1(-*))中的自由基阴离子的氢亲和力和质子亲和力。结果显示:(i)中性二烯1的氢亲合力对于1a而言为-44.5至-45.6kcal / mol,对于1b而言为-20.4至-21.4kcal /
    DOI:
    10.1021/jo801536m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甲氧基苯磺酰氯prop-2-yn-1-yl(p-tolyl)sulfanefac-tris(2-phenylpyridinato-N,C2')iridium(III)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以64%的产率得到p-Anisyl-allenyl-sulfon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丙炔硫醚作为自由基捕获剂合成磺酰基丙二烯
    摘要:
    这项工作展示了一种新颖的可见光介导的联烯基化方案,采用炔丙基硫醚作为自由基捕获方法。在温和条件下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磺酰基丙二烯。从机理上讲,该过程需要形成磺酰基自由基,随后将其加成到炔烃上,消除以S为中心的自由基,并夺取Cl原子,从而促进该自由基链式反应的传播。
    DOI:
    10.1002/ejoc.20240036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ghly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palladium-catalyzed allene bifunctionalization cascade via π-allyl intermediate
    作者:Tao Bai、Yanhui Yang、Trevor Janes、Datong Song、Zhiqiang Guo
    DOI:10.1016/j.tet.2017.08.021
    日期:2017.9
    CO or CN bonds in one pot with excellent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ity. Carboxylic acids, amides, and hydroxide are all suitable nucleophiles. Organoboronic acid acts as hydroxide transfer reagent. An intermediate π-allyl palladium complex was isolated, which yields improv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as well as evidence of the origin of stereoselectivity. A derivatization study emphasizes the utility of the
    我们报道了催化的异戊二烯双官能化反应,该反应在一个罐中形成C C以及C O或C N键,具有出色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羧酸,酰胺和氢氧化物都是合适的亲核试剂。有机硼酸充当氢氧化物转移试剂。分离了中间的π-烯丙基配合物,其产生了改进的催化性能以及立体选择性的起源的证据。衍生化研究强调功能化烯丙基产品的实用性。
  • 一种π-烯丙基钯(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申请人:山西大学
    公开号:CN10656579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π‑烯丙基(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通过[Xantphos]PdI(Ph)和砜基联烯发生插入反应后再与盐反应生成离子型的π‑烯丙基(II)配合物,该配合物能用于催化联烯化合物的双官能团化反应,同时在联烯分子内引入C‑C和C‑O键。本发明的特点在于:该配合物能够实现对属催化下联烯化合物的β‑H消除、聚合等竞争反应的抑制,使得反应单一化,并能实现反应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控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