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amino-N-(2-((2-amino-2-oxoethyl)amino)-2-oxoethyl)-3-phenylpropanamide | 38678-7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amino-N-(2-((2-amino-2-oxoethyl)amino)-2-oxoethyl)-3-phenylpropanamide
英文别名
Phe-Gly-Gly-NH2;(2S)-2-amino-N-[2-[(2-amino-2-oxoethyl)amino]-2-oxoethyl]-3-phenylpropanamide
(S)-2-amino-N-(2-((2-amino-2-oxoethyl)amino)-2-oxoethyl)-3-phenylpropanamide化学式
CAS
38678-76-1
化学式
C13H18N4O3
mdl
——
分子量
278.311
InChiKey
LJYORUXJEHNTMJ-JTQLQIE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6-197 °C
  • 沸点:
    687.7±55.0 °C(Predicted)
  • 密度:
    1.25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127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寡肽-CB [8]的复合物具有可转换的结合途径。
    摘要:
    表现出1:1化学计量比的宿主-客体复合物不必由单个宿主和客体组成。研究了一系列先前被报道具有异常高结合焓的寡肽,以推断它们是与葫芦[8] uril(CB [8])以2:2四元或1:11:1二元复合物存在。通过对肽-CB [8]缔合的序列特异性结合途径的系统研究,发现苯丙氨酸-亮氨酸二肽能够从1:1的化学计量配合物转换为2:1的配合物。通过研究这两种结合模式基于尺寸的扩散特性的差异,对于CB [8]过量的体系,证实了成对的1:1包合物的存在。这项研究中的发现可用于“定制”
    DOI:
    10.1039/c9ob00592g
  • 作为产物:
    描述:
    Fmoc-甘氨酸Fmoc-L-苯丙氨酸哌啶 、 O-(1H-benzotriazol-1-yl)-N,N,N',N'-tetramethylur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58h, 生成 (S)-2-amino-N-(2-((2-amino-2-oxoethyl)amino)-2-oxoethyl)-3-phenylpropa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非经典氨基酸的肽通过合成受体的纳摩尔结合
    摘要:
    本文描述了合成受体葫芦[7] uril (Q7) 对苯丙氨酸衍生物及其肽的分子识别。从筛选中鉴定出苯丙氨酸的 4-叔丁基和 4-氨基甲基衍生物(tBuPhe 和 AMPhe)对 Q7 的亲和力比苯丙氨酸高 20-30 倍。将这些残基放置在模型三肽 (X-Gly-Gly) 的 N 端,导致对 tBuPhe-Gly-Gly 的亲和力没有变化,但对 AMPhe-Gly-Gly 的亲和力显着增加了 500 倍,这在中性磷酸盐缓冲液中以 0.95 nM 的平衡解离常数 (K(d)) 值绑定到 Q7。构效研究表明,三个官能团以积极合作的方式工作以实现这种非凡的稳定性(1)N-末端铵基团,(2)侧链铵基团,(3) 肽骨架。将氨甲基添加到 Phe 显着提高了肽对氨基酸和 N 端对非端位置的选择性。重要的是,Q7 与 N 端 AMPhe 的结合比任何经典氨基酸残基都要紧密几个数量级。该系统的高亲和力、单位点
    DOI:
    10.1021/ja207825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anomolar Binding of Peptides Containing Noncanonical Amino Acids by a Synthetic Receptor
    作者:Leigh A. Logsdon、Christopher L. Schardon、Vijayakumar Ramalingam、Sharon K. Kwee、Adam R. Urbach
    DOI:10.1021/ja207825y
    日期:2011.10.26
    Q7 with an 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 (K(d)) value of 0.95 nM in neutral phosphate buffer. Structure-activity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ree functional groups work in a positively cooperative manner to achieve this extraordinary stability (1) the N-terminal ammonium group, (2) the side chain ammonium group, and (3) the peptide backbone. Addition of the aminomethyl group to Phe substantially improved
    本文描述了合成受体葫芦[7] uril (Q7) 对苯丙氨酸衍生物及其肽的分子识别。从筛选中鉴定出苯丙氨酸的 4-叔丁基和 4-氨基甲基衍生物(tBuPhe 和 AMPhe)对 Q7 的亲和力比苯丙氨酸高 20-30 倍。将这些残基放置在模型三肽 (X-Gly-Gly) 的 N 端,导致对 tBuPhe-Gly-Gly 的亲和力没有变化,但对 AMPhe-Gly-Gly 的亲和力显着增加了 500 倍,这在中性磷酸盐缓冲液中以 0.95 nM 的平衡解离常数 (K(d)) 值绑定到 Q7。构效研究表明,三个官能团以积极合作的方式工作以实现这种非凡的稳定性(1)N-末端铵基团,(2)侧链铵基团,(3) 肽骨架。将氨甲基添加到 Phe 显着提高了肽对氨基酸和 N 端对非端位置的选择性。重要的是,Q7 与 N 端 AMPhe 的结合比任何经典氨基酸残基都要紧密几个数量级。该系统的高亲和力、单位点
  • Oligopeptide-CB[8] complexation with switchable binding pathways
    作者:Guanglu Wu、David E. Clarke、Ce Wu、Oren A. Scherman
    DOI:10.1039/c9ob00592g
    日期:——
    Host-guest complexes exhibiting a 1 : 1 binding stoichiometry need not consist of a single host and guest. A series of oligopeptides, which were previously reported to have abnormally high binding enthalpies were investigated to deduce whether they exist as a 2 : 2 quaternary or a 1 : 1 binary complex with cucurbit[8]uril (CB[8]). Through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sequence-specific binding pathways of
    表现出1:1化学计量比的宿主-客体复合物不必由单个宿主和客体组成。研究了一系列先前被报道具有异常高结合焓的寡肽,以推断它们是与葫芦[8] uril(CB [8])以2:2四元或1:11:1二元复合物存在。通过对肽-CB [8]缔合的序列特异性结合途径的系统研究,发现苯丙氨酸-亮氨酸二肽能够从1:1的化学计量配合物转换为2:1的配合物。通过研究这两种结合模式基于尺寸的扩散特性的差异,对于CB [8]过量的体系,证实了成对的1:1包合物的存在。这项研究中的发现可用于“定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