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Bis<4-(benzimidazol-2-yl)-2-thiabutyl>-4-methylphenol | 116102-1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Bis<4-(benzimidazol-2-yl)-2-thiabutyl>-4-methylphenol
英文别名
NSC620023;2,6-bis(4-(2-benzimidazolyl)-2-thiabutyl)-4-methylphenol;Phenol, 2,6-bis[[[2-(1H-benzimidazol-2-yl)ethyl]thio]methyl]-4-methyl-;2,6-bis[2-(1H-benzimidazol-2-yl)ethylsulfanylmethyl]-4-methylphenol
2,6-Bis<4-(benzimidazol-2-yl)-2-thiabutyl>-4-methylphenol化学式
CAS
116102-15-9
化学式
C27H28N4OS2
mdl
——
分子量
488.678
InChiKey
FKWYUDDRIYFWJ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6
  • 拓扑面积:
    128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6-Bis<4-(benzimidazol-2-yl)-2-thiabutyl>-4-methylphenol 、 copper dichloride 在 triethyl amine or KOH 、 CH3OH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Cu2{2,6-bis{4-(2-benzimidazolyl)-2-thiabutyl}-4-methylphenolate}Cl3*MeOH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含硫双核配体的双核铜(II)配合物: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摘要:
    制备了新的配体HL [2,6-双{4-(苯并咪唑-2-基)-2-硫代丁基} -4-甲基苯酚]。其与各种铜反应(II)的盐,得到了一系列复合物1 - 6通式的Cu 2 L(X)Y 2(X = Y =氯,1 ; X = Y = Br的,2 ; X = OH,Y = CIO 4,3 ; X = Y = NO 3,4 ; X = N 3,Y = NO 3,5 ; X = N 3,Y = CIO 4,6)。6的分子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它以固态离散,双核形式存在。这两个铜位点由对称轴关联,并由苯氧基氧和µ-1,1-叠氮化物中的氮桥接。每种铜均处于方形金字塔形环境中,其碱基由来自有机配体的氧,硫和氮以及桥接的叠氮化物氮组成,而高氯酸盐中的氧占据顶部。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高反铁磁偶联,这可能是由于硫的连接所致。它们以适度的正电势交换电子,这反映了硬酚氧与配体提供的软氮和硫供体之间的平衡。
    DOI:
    10.1039/dt9910003359
  • 作为产物:
    描述:
    2-羟基-5-甲基间苯二甲醇(9ci)-1H-苯并咪唑-2-乙烷硫醇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12%的产率得到6,6'-(thiobis(methylene))bis(2-(((2-(1H-benzo[d]imidazol-2-yl)ethyl)thio)methyl)-4-meth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含硫双核配体的双核铜(II)配合物: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摘要:
    制备了新的配体HL [2,6-双{4-(苯并咪唑-2-基)-2-硫代丁基} -4-甲基苯酚]。其与各种铜反应(II)的盐,得到了一系列复合物1 - 6通式的Cu 2 L(X)Y 2(X = Y =氯,1 ; X = Y = Br的,2 ; X = OH,Y = CIO 4,3 ; X = Y = NO 3,4 ; X = N 3,Y = NO 3,5 ; X = N 3,Y = CIO 4,6)。6的分子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它以固态离散,双核形式存在。这两个铜位点由对称轴关联,并由苯氧基氧和µ-1,1-叠氮化物中的氮桥接。每种铜均处于方形金字塔形环境中,其碱基由来自有机配体的氧,硫和氮以及桥接的叠氮化物氮组成,而高氯酸盐中的氧占据顶部。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高反铁磁偶联,这可能是由于硫的连接所致。它们以适度的正电势交换电子,这反映了硬酚氧与配体提供的软氮和硫供体之间的平衡。
    DOI:
    10.1039/dt99100033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al, magnetic, and redox properties of dicopper complexes of a new binucleating ligand involving sulphides and benzimidazoles in addition to a phenoxide bridge
    作者:Azdine Benzekri、Patrick Dubourdeaux、Jean-Marc Latour、Jean Laugier、Paul Rey
    DOI:10.1039/c39870001564
    日期:——
    The structure of the chloro-derivative (1) of the new ligand (H–L1) is reported together with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magnetic studies of this and three related complexes; it shows that (H–L1) is able to mediate a strong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copper(II) ions in the complex, whilst enforcing their high reduction potential.
    报道了新配体(H–L1)的生物(1)的结构,以及对该化合物和三个相关配合物的电化学和磁学研究。它表明(H–L1)能够在复合物中的两个(II)离子之间介导强烈的反磁相互作用,同时增强了它们的高还原电位。
  • Benzekri, Azdine; Dubourdeaux, Patrick; Latour, Jean-Marc, Inorganic Chemistry, 1988, vol. 27, # 21, p. 3710 - 3716
    作者:Benzekri, Azdine、Dubourdeaux, Patrick、Latour, Jean-Marc、Laugier, Jean、Rey, Pau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