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4-二甲氧基苯乙基)-3,5-二硝基苯甲酰胺 | 56205-54-0

中文名称
N-(3,4-二甲氧基苯乙基)-3,5-二硝基苯甲酰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3,4-dimethoxyphenyl)ethyl]-3,5-dinitrobenzamide
英文别名
——
N-(3,4-二甲氧基苯乙基)-3,5-二硝基苯甲酰胺化学式
CAS
56205-54-0
化学式
C17H17N3O7
mdl
MFCD00367352
分子量
375.338
InChiKey
XIXBBUKGJPBSA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13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3,4-二甲氧基苯乙基)-3,5-二硝基苯甲酰胺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三溴化硼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3,5-diamino-N-(3,4-dihydroxypheneth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产物去氢二氢瓜二酸的结构优化,以发现新型类似物作为AcrB抑制剂。
    摘要:
    药物外排泵对危险的细菌病原体具有多重耐药性,这使这些蛋白质成为有希望的药物靶标。在本文中,我们围绕先前描述的外排泵抑制剂降冰片二氢乙酸(NDGA)提出了初始化学优化和结构-活性关系(SAR)数据。设计,合成和评估了针对大肠杆菌AcrB的四个系列的新型NDGA类似物,以评估它们增强抗生素活性,抑制AcrB介导的底物外流并降低脱靶活性的能力。鉴定出九种新颖结构,这些结构提高了一组抗生素的功效,抑制了药物外排并降低了细菌外膜和内膜的通透性。其中,WA7,具有广谱抗菌增敏活性的WB11和WD6被鉴定为具有良好特性的NDGA类似物,可作为潜在的AcrB抑制剂,与NDGA相比,其效能有中等程度的提高。尤其是,WD6是最广泛活性的类似物,可提高所有四类抗菌药物的活性。
    DOI:
    10.1016/j.ejmech.2019.111910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硝基苯甲酸3,4-二甲氧基苯乙胺 在 O-(benzotriazol-1-yl)-N,N,N',N'-tetramethyluronium tetrafluoroborate 、 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N-(3,4-二甲氧基苯乙基)-3,5-二硝基苯甲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产物去氢二氢瓜二酸的结构优化,以发现新型类似物作为AcrB抑制剂。
    摘要:
    药物外排泵对危险的细菌病原体具有多重耐药性,这使这些蛋白质成为有希望的药物靶标。在本文中,我们围绕先前描述的外排泵抑制剂降冰片二氢乙酸(NDGA)提出了初始化学优化和结构-活性关系(SAR)数据。设计,合成和评估了针对大肠杆菌AcrB的四个系列的新型NDGA类似物,以评估它们增强抗生素活性,抑制AcrB介导的底物外流并降低脱靶活性的能力。鉴定出九种新颖结构,这些结构提高了一组抗生素的功效,抑制了药物外排并降低了细菌外膜和内膜的通透性。其中,WA7,具有广谱抗菌增敏活性的WB11和WD6被鉴定为具有良好特性的NDGA类似物,可作为潜在的AcrB抑制剂,与NDGA相比,其效能有中等程度的提高。尤其是,WD6是最广泛活性的类似物,可提高所有四类抗菌药物的活性。
    DOI:
    10.1016/j.ejmech.2019.1119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othermic thermal reaction of dopamine with 3,5-dinitrobenzoic acid
    作者:Yoshikatsu Ito、Satoru Arimoto
    DOI:10.1002/poc.669
    日期:2003.11
    molecular complex DAċdnba, which was prepared from cocrystallization of dopamine (DA) and 3,5-dinitrobenzoic acid (dnba), was studied. This cocrystal decomposed violently at the melting-point,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 black solid along with a tiny amount of 3-amino-5-nitrobenzoic acid (1). The pyrolysis reaction was follow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one large exothermic peak
    研究了由多巴胺DA)和3,5-二硝基苯甲酸(dnBA)的共结晶制得的1:1结晶分子复合物DAċdnBA的热解。该共晶体在熔点剧烈分解,导致形成黑色固体以及少量的3-氨基-5-硝基苯甲酸(1)。热解反应后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分解温度下观察到一个大的放热峰。鉴于共晶DAċdnBA和其他化合物的DSC图谱,似乎除了强电子受体(如dnBA)外,儿茶酚部分和DA基是出现放热峰所必需的。基于(a)黑色固体的元素分析和(b)其他共结晶PAċdnBA(PA:β-苯乙胺),BAċdnBA(BA:苄胺),DMDAċdnBA(DMDA:O,O'-二甲基多巴胺)和DHBAċdnBA(DHBA:3,4-二羟基苄胺),假定黑色固体主要是通过从一分子DAċdnBA中消除多于一分子的形成的。版权所有©2003 John Wiley&Sons,Lt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