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indenene | 24173-8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indenene
英文别名
Lindenen;(4aS,5aS,6aR,6bS)-3,6b-dimethyl-5-methylene-4,4a,5,5a,6,6a,6b,7-octahydrocyclopropa[2,3]indeno[5,6-b]furan;(1S,9S,10R,12S)-4,9-dimethyl-13-methylidene-6-oxatetracyclo[7.4.0.03,7.010,12]trideca-3(7),4-diene
lindenene化学式
CAS
24173-83-9
化学式
C15H18O
mdl
——
分子量
214.307
InChiKey
LSDFTLVXLBHDLA-QVHKTLO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84.8±19.0 °C(Predicted)
  • 密度:
    1.1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13.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indenene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7.2 mg的产率得到去氢银线草内酯
    参考文献:
    名称:
    Total synthesis of (+)-chloranthalactone F
    摘要:
    通过CrO3介导的氧化内酯化反应和DDQ参与的氧化烯内酯化反应,进行连续的仿生合成,确保了对(+)-氯烷内酯F的简洁全合成。
    DOI:
    10.1039/c2cc17882f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2-((1aR,1bS,5aS,6aS)-1b-methyl-6-methyleneoctahydrocyclopropa[a]inden-4(1bH)-ylidene)propanoate 在 3,5-二甲基吡唑chromium(VI) oxide4-甲基苯磺酸吡啶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4.58h, 生成 lindenene
    参考文献:
    名称:
    Total synthesis of (+)-chloranthalactone F
    摘要:
    通过CrO3介导的氧化内酯化反应和DDQ参与的氧化烯内酯化反应,进行连续的仿生合成,确保了对(+)-氯烷内酯F的简洁全合成。
    DOI:
    10.1039/c2cc17882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rac-Lindenene via a thermally induced cyclopropanation reaction
    作者:Thomas W. Fenlon、Michael W. Jones、Robert M. Adlington、Victor Lee
    DOI:10.1039/c3ob41716f
    日期:——
    The first synthesis of the sesquiterpene Lindenene is described. A novel non-catalysed intramolecular cyclopropanation reaction between a diazoketone and an unactivated alkene was utilised to construct the relatively labile ketone precursor with complete stereocontrol. This ketone was transformed in three steps into Lindenene.
    描述了倍半萜烯林烯的首次合成。利用重氮酮和未活化的烯烃之间的新型非催化分子内环丙烷化反应来构建具有完全立体控制的相对不稳定的酮前体。这种酮通过三个步骤转化为林烯。
  • Kawabata, Jun; Tahara, Satoshi; Mizutani, Junya,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1981, vol. 45, # 6, p. 1447 - 1454
    作者:Kawabata, Jun、Tahara, Satoshi、Mizutani, Juny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黄药子素C 黄独素A 香紫苏内酯 降龙涎香醚 阿霉素(α-β混合物) 银线草内酯醇 辛辣木素 载脂蛋白-土霉素 萘并[2,3-c]呋喃-3(1H)-酮 萘并[2,3-c]呋喃-1,3-二酮,5,8-二甲基-(9CI) 萘并[2,3-c]呋喃-1(3H)-酮,4-(3-呋喃基)-7-羟基- 萘并[2,3-b]呋喃-4,9-二酮,2,3-二氢-2-甲基-2-苯基- 萘并[2,1-b]呋喃-2-甲酰肼 萘并[2,1-b]呋喃-2(1H)-酮 萘并[2,1-b]呋喃-1-乙酸 萘并[1,2-b]呋喃-2-醇,2,3,3a,4,5,5a,6,7,9a,9b-十氢-3,5a,9-三甲基- 萘并[1,2-b]呋喃-2(3H)-酮,3a,4,5,9b-四氢-8-羟基-3,9-二甲基-,(3R,3aR,9bS)-rel- 萘并(2,3-b)呋喃-4,9-二酮 萘[2,1-b]呋喃-2-羧酸乙酯 萘[2,1-B]苯并呋喃-10-基硼酸 荧蒽-2,3-二甲酸酐 苯并[g][1]苯并呋喃-8,9-二酮 苯并[g][1]苯并呋喃-3-酮 苯并[g][1]苯并呋喃-2-甲醛 苯并[g][1]苯并呋喃 苯并[f][1]苯并呋喃-3-酮 苯并[e][1]苯并呋喃-8-醇 苯并[e][1]苯并呋喃-1-酮 苯并[e][1]苯并呋喃 苯并[b]萘并[2,3-d]呋喃 苯并[b]萘并[2,1-d]呋喃 苯并[b]萘并[1,2-d]呋喃 苯并[B]萘并[2,3-D]呋喃-2-羟基硼酸 苯基利福平 苯基(6,7,8,9-四氢萘并[2,1-b]呋喃-2-基)甲醇 苊并[5,4-b]呋喃-4,5-二酮,7,8-二氢-3,6-二羟基-1,7,7,8-四甲基-,(8S)- 维生素K1相关化合物 红葱酚 盐(1:2)苯磺酸,2,2'-(1,2-乙烯二基)二[5-[[4,6-二(2-萘氧基)-2-嘧啶基]氨基]-,钠 白术内酯 I 珀勒内B 珀勒内A 沃拉帕沙杂质 沃拉帕沙 沃拉帕沙 沃拉帕沙 己二酸,聚合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1,3-异苯并呋喃二酮和2,2-氧代二乙醇,2-丙烯酸酯 岩大戟内酯B 岩大戟内酯A 密叶辛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