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tert-butyl [2-fluoro-4-methoxybenzylamino]dicarboxylate | 937783-8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tert-butyl [2-fluoro-4-methoxybenzylamino]di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N,N-DI-T-Boc-(2-fluoro-4-methoxyphenyl)methanamine;tert-butyl N-[(2-fluoro-4-methoxyphenyl)methyl]-N-[(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carbamate
di-tert-butyl [2-fluoro-4-methoxybenzylamino]di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937783-84-1
化学式
C18H26FNO5
mdl
——
分子量
355.407
InChiKey
FTKRYVWKRFKYQ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65.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tert-butyl [2-fluoro-4-methoxybenzylamino]dicarboxylate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醚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6%的产率得到(2-氟-4-甲氧基苯基)甲胺盐酸盐
    参考文献:
    名称:
    N6-苄基腺苷类似物作为潜在抗弓形虫药物的合成,生物学评估和分子建模研究。
    摘要:
    弓形虫是导致弓形虫病的机会病原体。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嘌呤营养缺陷型,不能从头进行嘌呤生物合成,并且依赖于挽救途径来满足其嘌呤需求。腺苷激酶(EC.2.7.1.20)是挽救这些寄生虫中嘌呤的主要酶。建立了6-苄基硫代肌苷和类似物作为弓形虫的“颠覆性底物”,而不是人腺苷激酶的“颠覆性底物”。因此,这些化合物作为选择性的抗弓形虫剂。在本研究中,一系列N(6)-苄基腺苷类似物是由6-氯嘌呤核糖苷与取代的苄胺通过溶液相平行合成合成的。评价这些N(6)-苄基腺苷类似物与纯化的弓形虫腺苷激酶的结合亲和力。此外,在细胞培养中测试了这些化合物的抗弓形虫功效和宿主毒性。与未取代的N(6)-苄基腺苷相比,芳香环上的某些取代基改善了对弓形虫腺苷激酶的结合亲和力。类似地,改变芳环上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导致作为抗弓形虫剂的效力和选择性程度不同。在合成的类似物中,N(6)-(2,4-二甲氧基苄基)腺苷显示出最有利的抗弓形虫
    DOI:
    10.1016/j.bcp.2007.01.026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氟-4-甲氧基苯甲醛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四溴化碳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4.5h, 生成 di-tert-butyl [2-fluoro-4-methoxybenzylamino]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N6-苄基腺苷类似物作为潜在抗弓形虫药物的合成,生物学评估和分子建模研究。
    摘要:
    弓形虫是导致弓形虫病的机会病原体。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嘌呤营养缺陷型,不能从头进行嘌呤生物合成,并且依赖于挽救途径来满足其嘌呤需求。腺苷激酶(EC.2.7.1.20)是挽救这些寄生虫中嘌呤的主要酶。建立了6-苄基硫代肌苷和类似物作为弓形虫的“颠覆性底物”,而不是人腺苷激酶的“颠覆性底物”。因此,这些化合物作为选择性的抗弓形虫剂。在本研究中,一系列N(6)-苄基腺苷类似物是由6-氯嘌呤核糖苷与取代的苄胺通过溶液相平行合成合成的。评价这些N(6)-苄基腺苷类似物与纯化的弓形虫腺苷激酶的结合亲和力。此外,在细胞培养中测试了这些化合物的抗弓形虫功效和宿主毒性。与未取代的N(6)-苄基腺苷相比,芳香环上的某些取代基改善了对弓形虫腺苷激酶的结合亲和力。类似地,改变芳环上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导致作为抗弓形虫剂的效力和选择性程度不同。在合成的类似物中,N(6)-(2,4-二甲氧基苄基)腺苷显示出最有利的抗弓形虫
    DOI:
    10.1016/j.bcp.2007.01.0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 of N6-benzyladenosine analogues as potential anti-toxoplasma agents
    作者:Young Ah Kim、Ashoke Sharon、Chung K. Chu、Reem H. Rais、Omar N. Al Safarjalani、Fardos N.M. Naguib、Mahmoud H. el Kouni
    DOI:10.1016/j.bcp.2007.01.026
    日期:2007.5
    synthesized from 6-chloropurine riboside with substituted benzylamines via solution phase parallel synthesis. These N(6)-benzyladenosine analogue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binding affinity to purified T. gondii adenosine kinase. Furthermore, the anti-toxoplasma efficacy and host toxicity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tested in cell culture. Certain substituents on the aromatic ring improved binding affinity to T.
    弓形虫是导致弓形虫病的机会病原体。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嘌呤营养缺陷型,不能从头进行嘌呤生物合成,并且依赖于挽救途径来满足其嘌呤需求。腺苷激酶(EC.2.7.1.20)是挽救这些寄生虫中嘌呤的主要酶。建立了6-苄基硫代肌苷和类似物作为弓形虫的“颠覆性底物”,而不是人腺苷激酶的“颠覆性底物”。因此,这些化合物作为选择性的抗弓形虫剂。在本研究中,一系列N(6)-苄基腺苷类似物是由6-氯嘌呤核糖苷与取代的苄胺通过溶液相平行合成合成的。评价这些N(6)-苄基腺苷类似物与纯化的弓形虫腺苷激酶的结合亲和力。此外,在细胞培养中测试了这些化合物的抗弓形虫功效和宿主毒性。与未取代的N(6)-苄基腺苷相比,芳香环上的某些取代基改善了对弓形虫腺苷激酶的结合亲和力。类似地,改变芳环上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导致作为抗弓形虫剂的效力和选择性程度不同。在合成的类似物中,N(6)-(2,4-二甲氧基苄基)腺苷显示出最有利的抗弓形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