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Photophysics of [Pt{4-(o-tolyl)isqbipy}Cl]SbF6, where 4-(o-Tolyl)isqbipy is the New 4-(o-Tolyl)-6-(3´´ -isoquinolyl)-2,2´-bipyridyl Ligand
摘要:
本文介绍了4-(o-甲基苯基)-6-(3''-异喹啉基)-2,2'-联吡啶[4-(otolyl)isqbipy]配体的合成和表征。单晶X射线结构测定显示,该配体在中心吡啶环与外部吡啶环和异喹啉基之间的环间键上采用反式构象。o-甲基苯基通过一个51.7°的扭曲角度与中心吡啶环不在一个平面上。本文还描述了[Pt{4-(otolyl)isqbipy}Cl]SbF6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在乙腈中测量的该配合物的吸收光谱显示,在200-350 nm范围内存在分子内的π-π*吸收和在362和393 nm处的MLCT带。与父代trpy配合物[Pt{4'-(o-tolyl)trpy}Cl]SbF6相比,MLCT带显著向高能移动。同样,在1:1 CH2Cl2/CHCl3溶液中测量的4-(o-甲基苯基)isqbipy配合物的3MLCT发射也与4'-(o-甲基苯基)trpy配合物的发射光谱相比出现了蓝移。我们将4-(o-甲基苯基)isqbipy配合物的更高能量的π*-LUMO归因于其比4'-(o-甲基苯基)trpy配合物更高的π*-LUMO能量。本文还测量了该化合物在低温1:5:5(v/v) DMF/甲醇/乙醇(DME)玻璃中不同浓度下的发射光谱。这些光谱表明,在5-10 μM的相对较低浓度下,复合物聚集成二聚体。在固态样品中记录的可变温度发射光谱包括相对较窄的不对称带,其最大值随温度降低而向红移动:具体而言,λem(max)在室温下为641 nm(τ=235 ns),在77 K下为676 nm(τ=1.36 μs)。这种温度依赖的发射典型地表现为金属-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MLCT)激发态,其起源于晶体中的dz2(Pt)-dz2(Pt)轨道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