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性质表现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06~109℃,沸点超过250℃,在20℃时蒸气压为0.03470mPa。其密度为1.259,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分别为:水中1.4g/kg、丙酮>2300g/kg、二甲基亚砜 > 180g/kg、乙醇>230g/kg、二甲苯1200g/kg。Kow值为819(±195) (pH7)。在70℃下稳定15天,在日光下土壤表面DT50为21天;对pH3~9和59℃的稳定性良好;吸附于土壤上,壤土(pH6.4、有机质含量2.3%)的吸附系数K为4.1,壤砂土(pH5.1、有机质含量3.9%)的吸附系数K为16。
杀菌剂环唑醇是一种三唑类农用杀菌剂,通过抑制甾醇脱甲基化作用机理,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它广泛应用于禾谷类作物、咖啡、甜菜及果树上,对白粉菌目、锈菌目、尾孢霉属、喙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等真菌均有效。具体应用包括防治谷类锈病、咖啡锈病、果树白粉病、花生叶斑病、苹果黑星病和花生白腐病,以及谷类眼点病、叶斑病和网斑病。对麦类锈病的持效期为4~6周,对白粉病的持效期为3~4周。
使用方法包括喷雾处理:
此外,环唑醇与其他杀菌剂混用时能更好地防治谷类眼点病、叶斑病和网斑病。
分析方法产品分析采用气相色谱(GLC)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残留物测定同样使用气相色谱(GLC)。
允许残留量为:母体化合物在禾谷类作物中的残留量应不超过0.03mg/kg。
毒性环唑醇对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020mg/kg,雌大鼠为1333mg/kg;雄小鼠为200mg/kg,雌小鼠为218mg/kg。大鼠和兔的急性经皮LD50均超过2g/kg;大鼠的急性吸入LC50(4小时)大于5.65mg/L·空气。长期喂养试验中,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mg/(kg·d),大鼠为1mg/(kg·d)。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无致突变效应,并且不对豚鼠产生皮肤过敏反应。鸟类低毒:鹌鹑的急性经口LD50值为150mg/kg;野鸭8天饲喂试验中的LC50值分别为鲤鱼18.9mg/L,虹鳟19mg/L,蓝鳃21mg/L。蜜蜂对接触和经口摄入的毒性均较高:LD50大于0.1mg/蜜蜂(接触),大于1mg/kg(经口)。水蚤48小时LC50值为26mg/L。
制备方法环唑醇的合成步骤包括:
环唑醇作为三唑类杀菌剂,在农业上对多种真菌病原体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