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romo-5-methyl-2-trimethylsilyl-thiophene-1,1-dioxide | 135967-5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romo-5-methyl-2-trimethylsilyl-thiophene-1,1-dioxide
英文别名
(3-bromo-5-methyl-1,1-dioxothiophen-2-yl)-trimethylsilane
3-bromo-5-methyl-2-trimethylsilyl-thiophene-1,1-dioxide化学式
CAS
135967-56-5
化学式
C8H13BrO2SSi
mdl
——
分子量
281.246
InChiKey
WPVWQKMNZABCH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2.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bromo-5-methyl-2-trimethylsilyl-thiophene-1,1-dioxidealuminum oxide 作用下, 以58%的产率得到4-bromo-2-methylthiophene 1,1-di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Gronowitz, Salo; Nikitidis, Grigorios; Hallberg, Anders, 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1991, vol. 45, # 6, p. 632 - 63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3-bromo-5-methyl-2-(trimethylsilyl)thiophene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8.0h, 以74%的产率得到3-bromo-5-methyl-2-trimethylsilyl-thiophene-1,1-di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噻吩-1,1-二氧化物的合成及其与ω-不饱和仲胺的开环反应;合成氮杂三烯的途径
    摘要:
    与环仲胺反应后,导致二烷基氨基甲基取代的卤代丁二烯的噻吩二氧化物开环的范围和局限性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使用ω-不饱和无环仲胺三烯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制备。
    DOI:
    10.1016/0040-4020(95)00334-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RONOWITZ, SALO;NIKITIDIS, GRIGORIOS;HALLBERG, ANDERS, ACTA CHEM. SCAND., 45,(1991) N, C. 632-635
    作者:GRONOWITZ, SALO、NIKITIDIS, GRIGORIOS、HALLBERG, ANDER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青蒿素H 肼,(5,5-二甲基-1,3,2-二噁磷己环-2-基)三甲基- 联硼酸新戊二醇酯 甲基丙烯酸酯含氢聚硅氧烷 甲基1,3,4-恶二嗪烷-4-羧酸酯 甲基(三氟甲基)-1,3-二环氧丙烷 氧杂吖丙因 氧杂卓 四乙基环四硅氧烷 双联(2-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 双联(2,4-二甲基-2,4-戊二醇)硼酸酯 全氟-15-冠-5 二甲基二环氧乙烷 二环氧乙烷 [1,2]氧氮杂环辛烷-2-羧酸叔丁酯 N,N'',N“,N”''-(四氟二硼酸酯)双[μ-(2,3-丁二酮二碘肟)]二水合钴(II) N,N,5,5-四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2-胺 7-[(1E)-1-乙氧基-1,3-丁二烯-1-基]-4-乙基-2,3,4,5-四氢氧杂卓 6-[(1E)-1-乙氧基-3-甲基-1,3-丁二烯-1-基]-4,4-二甲基-3,4-二氢-2H-吡喃 6-[(1E)-1-乙氧基-1,3-丁二烯-1-基]-4,4-二甲基-3,4-二氢-2H-吡喃 5-甲基-3,6-二氢-2H-1,2-恶嗪-2-甲酰氯 5-异丙基-3,6-二氢-2H-1,2-恶嗪-2-甲酰氯 5,5-二甲基-1,3,2-二氧杂硒环己烷 2-氧化物 5,5-二(溴甲基)-2-氯-1,3,2-二氧磷杂环己烷 5,5',6,6'-四氢-4H,4'H-2,2'-联吡喃 4-甲基-3,6-二氢-2H-1,2-恶嗪-2-甲酰氯 4-甲基-1-氧杂螺[5.5]十一碳烯 4-氧杂二环[3.2.1]辛-2-烯 4,5,6,7-四氢氧杂环壬四烯 4,4,5-三甲基-3,4-二氢-2H-吡喃-2-甲醛 3-甲基-N,N-二丙-2-基-1,3,2-氧氮杂磷脂-2-胺 3-甲基-2-(2,2,2-三氟乙氧基)-1,3,2-恶唑磷烷 3-叔丁基-2-乙氧基-1,3,2-恶唑磷烷 3-(甲氧基氨基)-2-异恶唑啉 3,9-二氯-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 3,4-二氢吡喃甲胺 3,4-二氢-4-甲基-2H-吡喃 3,4-二氢-2H-吡喃-2-甲醛 3,4-二氢-2H-吡喃-2,2-二基二甲醇 3,4-二氢-2H-吡喃 3,4-二氢-2,5-二甲基-2H-吡喃-2-甲醛 3,4-二氢-2,5-二甲基-2H-吡喃-2-甲醇 3,4-二氢-2,5-二丙基-2H-吡喃-2-甲醇 2H-吡喃,3,4-二氢-2-甲基- 2-羟甲基-3,4-二氢吡喃 2-甲基-5,6-二氢-4H-吡喃 2-甲基-3,4-二氢吡喃-2-甲醛 2-氯-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 2-氯-3-甲基-[1,3,2]氧氮杂-磷杂环戊烷 2-氧杂双环(3.2.1)辛-3,6-二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