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α,α'-o-Phenylen-diisobuttersaeureanhydrid | 92251-6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α,α'-o-Phenylen-diisobuttersaeureanhydrid
英文别名
o-Phenylen-di-isobuttersaeure-anhydrid;1,1,5,5-Tetramethyl-[3]benzoxepine-2,4-dione;1,1,5,5-tetramethyl-3-benzoxepine-2,4-dione
α,α'-o-Phenylen-diisobuttersaeureanhydrid化学式
CAS
92251-65-5
化学式
C14H16O3
mdl
——
分子量
232.279
InChiKey
QTNIAFHNNGAWQ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α,α'-o-Phenylen-diisobuttersaeureanhydrid吡啶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生成 2-methyl-2-(2-(prop-1-en-2-yl)phenyl)prop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Gream,G.E. et al.,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69, vol. 22, p. 1229 - 1247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邻二季戊环芳香族化合物:I. 邻二叔丁基苯的合成。侧链取代衍生物的一些反应
    摘要:
    1,1,4,4-四甲基四氢萘酮 (I) 通过氧化程序转化为邻亚苯基二异丁酸 (III)。III 的二甲酯的氢化还原产生 β,β'-二羟基-邻-二-叔丁基苯 (IV)。IV 的二甲苯磺酸酯通过氢化物还原转化为邻二叔丁基苯 (VI) (44%) 以及重排产物。紫外光谱证据表明 VI 及其各种侧链衍生物中的苯环略有变形。在 III 的合成中遇到副反应,其中涉及通过高碘酸盐或四乙酸铅氧化将该酸转化为内酯 (X) 和酸酐 (XI)。假定一种机制来解释 X 的形成。各种化合物的假定结构已通过核磁共振光谱研究得到证实。
    DOI:
    10.1139/v62-2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The Synthesis of <b><i>o</i></b>-Di-<b><i>t</i></b>-butylbenzene by Classical Reaction Methods</b>
    作者:Albert W. Burgstahler、M. O. Abdel-Rahman
    DOI:10.1021/ja00885a015
    日期:1963.1
  • Gream,G.E. et al.,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69, vol. 22, p. 1229 - 1247
    作者:Gream,G.E. et al.
    DOI:——
    日期:——
  • <i>ortho</i>-DIQUATERNARY AROMATIC COMPOUNDS: I. THE SYNTHESIS OF <i>ortho</i>-DITERTIARYBUTYLBENZENE. SOME REACTIONS OF SIDE CHAIN SUBSTITUTED DERIVATIVES
    作者:L. R. C. Barclay、C. E. Milligan、N. D. Hall
    DOI:10.1139/v62-252
    日期:1962.8.1
    into o-di-t-butylbenzene (VI) (44%) together with rearrangement products. Ultraviolet spectral evidence indicated a slight distortion of the benzene ring in VI and its various side chain derivatives. Side reactions were encountered in the synthesis of III, which involved the conversion of this acid by periodate or lead tetraacetate oxidation into a lactone (X) and the anhydride (XI). A mechanism is
    1,1,4,4-四甲基四氢萘酮 (I) 通过氧化程序转化为邻亚苯基二异丁酸 (III)。III 的二甲酯的氢化还原产生 β,β'-二羟基-邻-二-叔丁基苯 (IV)。IV 的二甲苯磺酸酯通过氢化物还原转化为邻二叔丁基苯 (VI) (44%) 以及重排产物。紫外光谱证据表明 VI 及其各种侧链衍生物中的苯环略有变形。在 III 的合成中遇到副反应,其中涉及通过高碘酸盐或四乙酸铅氧化将该酸转化为内酯 (X) 和酸酐 (XI)。假定一种机制来解释 X 的形成。各种化合物的假定结构已通过核磁共振光谱研究得到证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