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1-phenylethyl)biphenyl | 1450728-9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1-phenylethyl)biphenyl
英文别名
1-phenyl-3-(1-phenylethyl)benzene
3-(1-phenylethyl)biphenyl化学式
CAS
1450728-93-4
化学式
C20H18
mdl
——
分子量
258.363
InChiKey
NENRPRWRWXESN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 bis(1,5-cyclooctadiene)diiridium(I) dichloride 、 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72.5h, 生成 3-(1-phenylethyl)biphenyl
    参考文献:
    名称:
    苯丙胺对醛的定向支化选择性芳基化
    摘要:
    分支:简单且廉价的钴/三芳基膦催化剂可在高支化区域选择性的情况下,以高支化区域选择性促进苯乙烯的醛亚胺定向加氢芳基化,从而以高收率提供1,1-二芳基乙烷衍生物。加氢芳基化产物中的邻甲酰基适合于脱水环化作用,以生成稠合的多环芳烃以及脱羰基。
    DOI:
    10.1002/anie.2012079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Enantioconvergent Radical Suzuki–Miyaura C(sp<sup>3</sup>)–C(sp<sup>2</sup>) Cross-Coupling
    作者:Sheng-Peng Jiang、Xiao-Yang Dong、Qiang-Shuai Gu、Liu Ye、Zhong-Liang Li、Xin-Yuan Liu
    DOI:10.1021/jacs.0c09125
    日期:2020.11.18
    A copper-catalyzed enantioconvergent Suzuki-Miyaura C(sp3)-C(sp2) cross-coupling of various racemic alkyl halides with organoboronate esters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is the use of a chiral cinchona alkaloid-derived N,N,P-ligand for not only enhancing the reducing capability of copper catalyst to favor a stereoablative radical pathway over a stereospecific
    各种外消旋卤代烷与有机硼酸酯催化对映收敛 Suzuki-Miyaura C(sp3)-C(sp2) 交叉偶联已经建立,具有高对映选择性。成功的关键是使用手性鸡纳生物碱衍生的 N,N,P-配体,不仅提高催化剂的还原能力,有利于立体定向 SN2 型过程的立体消除自由基途径,而且提供理想的手性环境以实现对高活性自由基物种的具有挑战性的对映控制。该反应在偶联伙伴方面具有广泛的范围,包括芳基-和杂芳基硼酸酯,以及具有良好官能团兼容性的苄基-、杂苄基-和炔丙基化物和化物。因此,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1aR)-3,7-双(3,5-二甲基苯基)-10,11,12,13-四氢-5-羟基-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膦酸 龙血素C 顺-1,7-二苯基-1-庚烯基-5-醇 那洛西芬 赤杨酮 赤杨二醇 血竭素 蒙桑酮C 萘-2,7-二磺基酸,钠盐 苯酚,4-(1,3-二苯基丁基)-2-(1-苯基乙基)- 苯甲酸,2-[[2-[(2-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甲基]- 苯基-[4-(2-苯基乙炔基)苯基]甲酮 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2-(2-苯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3-苯基萘-2-基)甲酮 苯基-(2-苯基环己基)甲酮 苯,[(二甲基苯基)甲基]甲基[(甲基苯基)甲基]- 苯,1,3-二[1-甲基-1-[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基]- 脱甲氧姜黄 紫外吸收剂 234 粗糠柴苦素 硫酸姜黄素 矮紫玉盘素 益智醇 白桦林烯酮;1,7-双(4-羟基苯基)-4-庚烯-3-酮 甲酮,苯基(1,6,7,8-四氢-1-甲基-5-苯基环戊二烯并[g]吲哚-3-基)- 甲酮,[3-(4-甲氧苯基)-1-苯基-9H-芴-4-基]苯基- 甲酮,(4-氯苯基)[1-(4-氯苯基)-3-苯基-9H-芴-4-基]- 环香草酮 溴敌隆 波森 桤木酮 桑根酮D 杨梅醇 杨梅酮 杨梅联苯环庚醇-15-葡糖苷 替拉那韦 替吡法尼(S型对映体) 替吡法尼 曲沃昔芬 姜黄素葡糖苷酸 姜黄素beta-D-葡糖苷酸 姜黄素4,4'-二乙酸酯 姜黄素-d6 姜黄素 姜烯酮 A 奈帕芬胺杂质D 四甲基姜黄素 四氢脱甲氧基二阿魏酰甲烷 四氢姜黄素二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