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ed,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ose of nitroanilines.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the initial step in 5-nitroanthranilic acid (5NAA) degradation by Bradyrhizobium sp. strain JS329 is a hydrolytic deamination to form 5-nitrosalicylic acid (5NSA), followed by ring fission catalyzed by 5NSA dioxygenase. The mechanism of release of the nitro group was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subcloned, sequenced
合成硝基芳族化合物和
苯胺的
生物降解途径有据可查,但对
硝基苯胺的
生物降解途径知之甚少。我们之前曾报道过 Bradyrhizobium sp. 降解 5-硝基
邻氨基苯甲酸 (5NAA) 的第一步。菌株 JS329
水解脱
氨基形成 5-亚硝基
水杨酸 (
5NSA),然后在
5NSA 双加氧酶催化下发生环裂变。硝基的释放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亚克隆、测序并表达了编码 5NAA 脱
氨酶(5NAA
氨基
水解酶,NAAA)、
5NSA 双加氧酶 (NAAB) 和内
酯酶 (NAAC) 的
基因,这些
基因是负责 5NAA 降解的关键
基因。序列分析和酶表征表明,NAAA 是一种底物范围窄的
水解
金属酶。硝基作为
亚硝酸盐自发消除,同时由
5NSA 双氧化的环裂变产物形成内酯。在内酯形成过程中硝基的消除是先前未报道的硝基脂肪族化合物脱硝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