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Z,2'E)-3-bromo-5-[3-iodo-2-methyl-propenyliden]-5H-furan-2-one | 847232-4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Z,2'E)-3-bromo-5-[3-iodo-2-methyl-propenyliden]-5H-furan-2-one
英文别名
(5Z,1'E)-3-bromo-5-(3-iodo-2-methyl-1-propenylidene)-5H-furan-2-one;(5Z)-3-bromo-5-[(E)-3-iodo-2-methylprop-2-enylidene]furan-2-one
(5Z,2'E)-3-bromo-5-[3-iodo-2-methyl-propenyliden]-5H-furan-2-one化学式
CAS
847232-41-1
化学式
C8H6BrIO2
mdl
——
分子量
340.943
InChiKey
KEHBGJLPZPMFHA-UYFOHIM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7-88 °C(Solv: dichloromethane (75-09-2); ethyl ether (60-29-7))
  • 沸点:
    311.1±42.0 °C(Predicted)
  • 密度:
    2.36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全合成peridinin和相关的C37-类胡萝卜素丁烯内酯。
    摘要:
    作为我们合成对称类胡萝卜素的扩展,高度功能化的C37-类胡萝卜素丁烯内酯peridinin(1),其6'-表位和11'Z立体异构体的制备已完成。通过使用C3,C3'-双脱羟基靶作为模型系统,探索了具有中央二卤代C8关键单元6的两条合成路线,这三个路线的最后三个步骤的顺序不同。第一条途径使用修饰的Z选择性Julia反应和两个顺序的Stille偶联的组合,最后一条产生多烯Z双键的异构化。第二条路线颠倒了这些步骤,使11'Z立体异构体作为主要产物的分离成为可能。最终类胡萝卜素骨架的有效Z到E异构化仅使用室温下的Stille反应条件。当溴代烯12与烯基锡烷11的反应发生构型反转时,也可以通过路线A制备6'-表皮-peridinin。顺序Stille交叉偶联法与类胡萝卜素的优点和局限性得到了强调。
    DOI:
    10.1002/chem.200600959
  • 作为产物:
    描述:
    (5SR,1'SR,2'E)-3-bromo-5-[1-hydroxy-2-methyl-3-iodoprop-2-enyl]-5H-furan-2-one 在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5h, 以57%的产率得到(5Z,2'E)-3-bromo-5-[3-iodo-2-methyl-propenyliden]-5H-fur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全合成peridinin和相关的C37-类胡萝卜素丁烯内酯。
    摘要:
    作为我们合成对称类胡萝卜素的扩展,高度功能化的C37-类胡萝卜素丁烯内酯peridinin(1),其6'-表位和11'Z立体异构体的制备已完成。通过使用C3,C3'-双脱羟基靶作为模型系统,探索了具有中央二卤代C8关键单元6的两条合成路线,这三个路线的最后三个步骤的顺序不同。第一条途径使用修饰的Z选择性Julia反应和两个顺序的Stille偶联的组合,最后一条产生多烯Z双键的异构化。第二条路线颠倒了这些步骤,使11'Z立体异构体作为主要产物的分离成为可能。最终类胡萝卜素骨架的有效Z到E异构化仅使用室温下的Stille反应条件。当溴代烯12与烯基锡烷11的反应发生构型反转时,也可以通过路线A制备6'-表皮-peridinin。顺序Stille交叉偶联法与类胡萝卜素的优点和局限性得到了强调。
    DOI:
    10.1002/chem.2006009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Stille Reac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the C<sub>37</sub>-Norcarotenoid Butenolide Pyrrhoxanthin. Scope and Limitations
    作者:Belén Vaz、Marta Domínguez、Rosana Álvarez、Angel R. de Lera
    DOI:10.1021/jo060490z
    日期:2006.8.1
    The sequential Stille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of the dihalogenated γ-alkylidenebutenolide 7 with stannanes 9 and 6 afforded the carbon skeleton of pyrrhoxanthin, a highly functionalized C7‘−C8‘ acetylenic C37-norcarotenoid butenolide. Although the first halogen-selective Stille coupling takes place in 90% yield at ambient temperature, double isomerization of the Z,E- to the E,Z-C7‘−C10‘ enyne, likely
    二卤代γ-亚烷基丁烯内酯7与烷9和6的顺序Stille交叉偶联反应提供了吡咯黄质的碳骨架,一种高度功能化的C7'-C8'炔属C 37-类胡萝卜素丁烯内酯。尽管第一个卤素选择性Stille偶联在室温下以90%的收率进行,但Z,E-可能由催化剂诱导的E,Z -C7'-C10'烯炔的二次异构化伴随着键的形成,导致9' ž - 20,并最终到9' ž -pyrrhoxanthin 9' ž - 1。
  • The Stille Reac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Carotenoid Butenolides:  Synthesis of 6‘-<i>e</i><i>pi</i>-Peridinin
    作者:Belén Vaz、Rosana Alvarez、Reinhard Brückner、Angel R. de Lera
    DOI:10.1021/ol0478281
    日期:2005.2.1
    A new strategy for carotenoid butenolides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is based in part in halogen-selective Stille cross-coupling of dihalogenated ylidenebutenolide segment 2 and highly functionalized alkenylstannane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4-十六烷酰基-3-羟基-2-(羟甲基)-2H-呋喃-5-酮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钠盐 马来酸酐-d2 马来酸酐-13C4 马来酸酐-1-13C 马来酸酐 顺丁烯酸酐-2,3-13C2 顺丁烯二酐与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丙二醇的聚合物 雄甾-3,5,9(11)-三烯-17-酮,3-甲氧基-(8CI,9CI) 阿西弗兰 阻垢分散剂 钾抗坏血酸盐 重氮基烯,二环[2.2.1]庚-1-基(1,1-二甲基乙基)-,(Z)-(9CI) 赤藻糖酸钠 螺甲螨酯代谢物 M01 葫芦巴内酯 葡糖型抗坏血酸 苯基顺酐 聚氧乙烯(2-甲基-2-丙烯基)甲基二醚-马来酸酐共聚物 聚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聚(甲基乙烯基醚-ALT-马来酸酐)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 聚(乙烯-co-丙烯酸乙酯-co-顺丁烯二酐) 聚(乙烯-co-丙烯酸丁酯-co-马来酸酐) 维生素C钠 维生素C磷酸酯钠 维生素C磷酸酯 维生素C杂质 维生素C亚铁盐 维生素C乙基醚 维生素 C 磷酸酯镁 维生素 C 维他命C磷酸镁盐 维他命C杂质 纯绿青霉酸 粘氯酸酐 粘氯酸酐 粘氯酸酐 粘康酸内酯 粉青霉酸酐 穿心莲丁素 硫酰胺,(3-氰基-5,6,7,8-四氢-4H-环庚三烯并[b]噻吩并-2-基)-(9CI) 白头翁素 甲基[(2S,3R)-2-乙氧基-3,6-二氢-2H-吡喃-3-基]乙酸酯 甲基7-氧杂双环[2.2.1]庚-2,5-二烯-2-羧酸酯 甲基5-甲基-4,5-二氢-3-呋喃羧酸酯 甲基4-氰基-2,5-二氢-3-呋喃羧酸酯 甲基4-氧代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4,5-二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3-甲基-2,3-二氢-3-呋喃羧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