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rcapto-brenztraubensaeure>-2,4-dinitrophenylhydrazon | 117373-1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rcapto-brenztraubensaeure>-2,4-dinitrophenylhydrazon
英文别名
2-(2,4-dinitro-phenylhydrazono)-3-mercapto-propionic acid;2-(2,4-Dinitro-phenylhydrazono)-3-mercapto-propionsaeure
<3-Mercapto-brenztraubensaeure>-2,4-dinitrophenylhydrazon化学式
CAS
117373-19-0
化学式
C9H8N4O6S
mdl
——
分子量
300.252
InChiKey
PMSLGFRPRVYHD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9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147.97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8.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of Children With 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 and Wilms’ Tumor: A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Wilms Tumor Study Group
    摘要:
    目的:患有贝克维-维德曼综合征(BWS)的儿童罹患威尔姆斯肿瘤(WT)的风险更高。我们回顾了全国威尔姆斯肿瘤研究组(NWTSG)的记录,以评估 WT 和 BWS 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方法:在 NWTSG 中,临床医生被要求报告每位入组患者是否患有 BWS。1980 年至 1995 年间,有 4,669 名患者接受了 NWTSG 两项连续方案(NWTS 3 和 NWTS 4)的治疗。我们回顾性研究了 BWS 患者与 WT 无 BWS 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 结果:据报告,53 名参加 NWTS 3 和 4 的儿童患有 BWS。BWS患者更有可能患有低分期肿瘤(P = .0001),其中一半以上(53人中有27人)患有I期疾病。BWS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与非BWS患者几乎相同,确诊后4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9%和90%。总体而言,21%的BWS患者患有双侧疾病,有的是在确诊时患病(53人中有9人),有的是对侧复发(53人中有2人)。与NWTS 3相比,NWTS 4的BWS患者肿瘤更小(P = .02),而非BWS患者则没有这种趋势。 结论:BWS 和 WT 患儿与非 BWS 患儿一样,采用现代治疗方案预后良好。双侧患病的风险很高,而且发现的肿瘤越来越小。这表明,进行一项全国性试验,评估超声筛查的作用,然后对部分患者进行肾脏保全手术可能是合适的。
    DOI:
    10.1200/jco.2000.18.10.20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rrod,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47, p. 113
    作者:Parrod
    DOI:——
    日期:——
  • Meister et 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54, vol. 206, p. 561,563
    作者:Meister et al.
    DOI:——
    日期:——
  • Fiedler; Woo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56, vol. 222, p. 387,389
    作者:Fiedler、Woo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