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o-((diphenylphosphoryl)methyl)aniline | 1133573-5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o-((diphenylphosphoryl)methyl)aniline
英文别名
2-[(diphenylphosphoryl)methyl]aniline;2-aminobenz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
o-((diphenylphosphoryl)methyl)aniline化学式
CAS
1133573-59-7
化学式
C19H18NOP
mdl
——
分子量
307.332
InChiKey
AHKWTONSZHNXB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8-200 °C(Solv: benzene (71-43-2))
  • 沸点:
    476.4±28.0 °C(Predicted)
  • 密度:
    1.20±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8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43.09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o-((diphenylphosphoryl)methyl)aniline盐酸溶剂黄146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醇氯仿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硫代)磷酰基官能化的氨基酮:过渡金属离子的合成,结构和络合特性
    摘要:
    通过邻-(硫)磷酸化苯胺与苯甲酰基乙醛的钠盐的缩合,可以容易地获得P(X)-官能化的氨基酮(X = O,S)1a,b。衍生的配体以预期的酮氨基互变异构体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但与典型的烯氨基酮不同,它倾向于以顺式异构体的形式存在于极性介质中,这受到形成强P O…HN分子内氢键的促进。在1a的固体结构中也观察到该六元氢键合的环,尽管如此,该结构仍具有烯氨基酮片段的反式构型。从异构体组合物独立的,容易获得的配位体形成κ 3-X,N,O(X = O,S)与一系列过渡金属离子(Re(I),Pd(II),Cu(II)和Ni(II))的络合物在所有情况下均采用顺式-配置。使用多核NMR和IR光谱以及X射线晶体学证实了新化合物的结构。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3.12.010
  • 作为产物:
    描述:
    (o-nitrobenz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盐酸溶剂黄146 、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87%的产率得到o-((diphenylphosphoryl)methyl)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磷酰取代水杨醛亚胺的合成及络合性质
    摘要:
    从(二苯基磷酰基甲基)苯胺 2a、b 的间位和邻位异构体开始,开发了合成新的磷酰基取代的席夫碱 3a、b 作为三齿配体的程序。在酒精溶液中,配体 3a、b 与硝酸镨和钕形成不同组成的复合物。无论反应物比例如何,只有 M(L)2(NO3)3 复合物从溶液中结晶出来。根据 X 射线衍射研究和红外光谱,与邻位配体 3b 的配合物中的一个配体通过 P=O 基团的氧原子和苯氧基氧原子以双齿方式配位,而第二个配体分子仅通过磷酰氧原子与金属形成配位键。在 Pr(3a)2(NO3)3 配合物中,两个间位配体 3a 都参与二齿 O,O 配位。
    DOI:
    10.1007/s11172-007-0291-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ordination diversity of copper(II) phosphoryl-functionalized salicylaldiminates: Effect of the length of the pendant phosphoryl arm
    作者:Diana V. Aleksanyan、Yulia V. Nelyubina、Artem O. Dmitrienko、Ivan S. Bushmarinov、Zinaida S. Klemenkova、Vladimir A. Kozlov
    DOI:10.1016/j.poly.2014.08.016
    日期:2015.1
    Abstract The reaction of copper acetate with phosphoryl-substituted salicylaldimines 2a,b and template assembling of the imines on different sources of the copper(II) ion have been studied. The length of the pendant phosphoryl arm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found to strongly affect the reaction course, selectively resulting in four- (3), five- (4, 6), or six-coordinate (5) Cu(II) complexes. In the case
    摘要研究了乙酸酰基取代的水杨醛亚胺2a,b的反应以及亚胺在不同离子源上的模板组装。发现磷酸化侧基臂的长度和反应条件强烈影响反应进程,选择性地产生四(3),五(4、6)或六配位(5)的Cu(II)配合物。在具有延长的酰基臂的衍生物的情况下,产物结构由用于重结晶的溶剂体系的性质决定。对于具有直接连接在中心苯环上的PO基团的衍生物,反应结果取决于试剂的性质。已检测到一个混合的醛-亚胺酸盐复合物(化合物6)的不寻常实例,可用于获得不对称的双(亚胺基)复合物(例如化合物7)。根据红外光谱数据以及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可以清楚地确认所获得的所有配合物的结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