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hydroxyethyl)methylamidosulfonyl]-13,13,14,14-tetracyanoanthraquinodimethane | 355017-4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hydroxyethyl)methylamidosulfonyl]-13,13,14,14-tetracyanoanthraquinodimethane
英文别名
9,10-bis(dicyanomethylidene)-N-(2-hydroxyethyl)-N-methylanthracene-2-sulfonamide
2-[(2-hydroxyethyl)methylamidosulfonyl]-13,13,14,14-tetracyanoanthraquinodimethane化学式
CAS
355017-41-3
化学式
C23H15N5O3S
mdl
——
分子量
441.47
InChiKey
UJTDYKACOLLWG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16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fluorocarbonyl)-5-methyl-4',5'-dipentyltetrathiafulvalene2-[(2-hydroxyethyl)methylamidosulfonyl]-13,13,14,14-tetracyanoanthraquinodimethane4-二甲氨基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4%的产率得到N-methyl-N-[2-(4-methyl-4',5'-dipentyltetrathiafulvalenyl-5-carbonyloxy)ethyl]-13,13,14,14-tetracyanoanthraquinodimethane-2-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烷基四硫富瓦烯-sigma-四氰基蒽醌二甲烷[R(3)TTF-sigma-TCNAQ] diads:合成,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和X射线晶体结构。
    摘要:
    我们报告使用电子给体的4,5-二戊基-4'-甲基-TTF(TTF =四硫富瓦烯)部分与电子受体11,11,12,12-四氰基蒽醌二甲烷(TCNAQ)单元结合使用-sigma-A diad分子11、17和18。这些化合物在UV-vis光谱(lambda(max)430-450 nm)中显示出弱,宽,低能量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带。循环伏安研究显示R(3)TTF部分有两个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过程,而TCNAQ部分有两个可逆的双电子还原过程。吸电子的磺酰胺基和磺酸酯基(分别为化合物17和18)显着提高了TCNAQ的电子亲和力。同时进行的电化学和EPR(SEEPR)实验表明,化合物11和18中的R(3)TTF和TCNAQ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子内相互作用。给出了5、11和20的X射线晶体学数据。5的结构揭示了氢键合的二聚体。在分子11中,供体和受体部分的键长和构象对于中性物质是典型的。化合物20是通
    DOI:
    10.1021/jo00157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烷基四硫富瓦烯-sigma-四氰基蒽醌二甲烷[R(3)TTF-sigma-TCNAQ] diads:合成,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和X射线晶体结构。
    摘要:
    我们报告使用电子给体的4,5-二戊基-4'-甲基-TTF(TTF =四硫富瓦烯)部分与电子受体11,11,12,12-四氰基蒽醌二甲烷(TCNAQ)单元结合使用-sigma-A diad分子11、17和18。这些化合物在UV-vis光谱(lambda(max)430-450 nm)中显示出弱,宽,低能量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带。循环伏安研究显示R(3)TTF部分有两个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过程,而TCNAQ部分有两个可逆的双电子还原过程。吸电子的磺酰胺基和磺酸酯基(分别为化合物17和18)显着提高了TCNAQ的电子亲和力。同时进行的电化学和EPR(SEEPR)实验表明,化合物11和18中的R(3)TTF和TCNAQ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子内相互作用。给出了5、11和20的X射线晶体学数据。5的结构揭示了氢键合的二聚体。在分子11中,供体和受体部分的键长和构象对于中性物质是典型的。化合物20是通
    DOI:
    10.1021/jo00157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ialkyltetrathiafulvalene−σ−Tetracyanoanthraquinodimethane (R<sub>3</sub>TTF−σ−TCNAQ) Diads:  Synthesis, Intramolecular Charge-Transfer Properties,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e
    作者:Dmitrii F. Perepichka、Martin R. Bryce、Andrei S. Batsanov、Judith A. K. Howard、Alejandro O. Cuello、Mark Gray、Vincent M. Rotello
    DOI:10.1021/jo001576+
    日期:2001.6.1
    We report the use of the electron-donating 4,5-dipentyl-4'-methyl-TTF (TTF = tetrathiafulvalene) moiet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lectron acceptor 11,11,12,12-tetracyanoanthraquinodimethane (TCNAQ) unit in the novel D-sigma-A diad molecules 11, 17, and 18. These compounds display a weak, broad, low-energy intramolecular charge-transfer (ICT) band in the UV-vis spectra (lambda(max) 430-450 nm). Cyclic
    我们报告使用电子给体的4,5-二戊基-4'-甲基-TTF(TTF =四硫富瓦烯)部分与电子受体11,11,12,12-四氰基蒽醌二甲烷(TCNAQ)单元结合使用-sigma-A diad分子11、17和18。这些化合物在UV-vis光谱(lambda(max)430-450 nm)中显示出弱,宽,低能量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带。循环伏安研究显示R(3)TTF部分有两个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过程,而TCNAQ部分有两个可逆的双电子还原过程。吸电子的磺酰胺基和磺酸酯基(分别为化合物17和18)显着提高了TCNAQ的电子亲和力。同时进行的电化学和EPR(SEEPR)实验表明,化合物11和18中的R(3)TTF和TCNAQ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子内相互作用。给出了5、11和20的X射线晶体学数据。5的结构揭示了氢键合的二聚体。在分子11中,供体和受体部分的键长和构象对于中性物质是典型的。化合物20是通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齐斯托醌 黄决明素 马普替林杂质E(N-甲基马普替林) 马普替林杂质D 马普替林 颜料黄199 颜料黄147 颜料黄123 颜料黄108 颜料红89 颜料红85 颜料红251 颜料红177 颜料紫27 顺式-1-(9-蒽基)-2-硝基乙烯 阿美蒽醌 阳离子蓝3RL 长蠕孢素 镁蒽四氢呋喃络合物 镁蒽 锈色洋地黄醌醇 锂钠2-[[4-[[3-[(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1-蒽基)氨基]-2,2-二甲基-丙基]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苯-1,4-二磺酸酯 锂胭脂红 链蠕孢素 铷离子载体I 铝洋红 铂(2+)二氯化1-({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蒽-9,10-二酮(1:1) 钾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4-({4-[乙酰基(乙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2-[(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9,10-二氢-1-蒽基)氨基]-4-{[2-(磺基氧基)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酯 钠1-氨基-9,10-二氢-4-[[4-(1,1-二甲基乙基)-2-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钠1-氨基-4-[(3-{[(4-甲基苯基)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3,4-二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1,3-苯并噻唑-2-基硫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醌茜隐色体 醌茜素 酸性蓝127:1 酸性紫48 酸性紫43 酸性兰62 酸性兰25 酸性兰182 酸性兰140 酸性兰138 酸性兰 129 透明蓝R 透明蓝AP 透明红FBL 透明紫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