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8-Dibromo-15-nitro-2,11-dithia[3.3]paracyclophane | 190451-7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8-Dibromo-15-nitro-2,11-dithia[3.3]paracyclophane
英文别名
13,15-dibromo-6-nitro-3,10-dithiatricyclo[10.2.2.25,8]octadeca-1(15),5,7,12(16),13,17-hexaene
5,8-Dibromo-15-nitro-2,11-dithia[3.3]paracyclophane化学式
CAS
190451-73-1
化学式
C16H13Br2NO2S2
mdl
——
分子量
475.225
InChiKey
UJCZSUMBFOULH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96.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第一个具有二茂铁NLO-Phores的电子给体受体对环环烷烃:合成,吸收和电化学性质
    摘要:
    作为潜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合成了12-硝基-4,​​7-双(2-二茂铁基乙烯基)[2.2]对环烷(1)和12-硝基-4,​​5,7,8-四(2-二茂铁基乙烯基)[2.2]对环烷(2)。分别通过乙烯基二茂铁与前体环烷9和13的pd催化偶联反应。还描述了1和2的吸收和电化学性质。
    DOI:
    10.1002/cber.19971300508
  • 作为产物:
    描述:
    1,4-对二氯苄硫酸硝酸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5.0h, 生成 5,8-Dibromo-15-nitro-2,11-dithia[3.3]paracyclop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第一个具有二茂铁NLO-Phores的电子给体受体对环环烷烃:合成,吸收和电化学性质
    摘要:
    作为潜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合成了12-硝基-4,​​7-双(2-二茂铁基乙烯基)[2.2]对环烷(1)和12-硝基-4,​​5,7,8-四(2-二茂铁基乙烯基)[2.2]对环烷(2)。分别通过乙烯基二茂铁与前体环烷9和13的pd催化偶联反应。还描述了1和2的吸收和电化学性质。
    DOI:
    10.1002/cber.199713005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nuclear ruthenium vinyl complexes: effect of transannular substituents on their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作者:Wei Cheng、Xiaoxiao Wang、Jianlong Xia
    DOI:10.1007/s11243-015-9974-6
    日期:2015.11
    3]paracyclophane-bridged binuclear ruthenium vinyl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insertion reactions of [RuHCl(CO)(PPh3)3] with the appropriate dialkynes. The product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physic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 of one complex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ll of the substituted complexes exhibit smaller
    通过 [RuHCl(CO)(PPh3)3] 与合适的二炔的插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二杂 [3.3] 对环芳桥双核乙烯基配合物。产品已通过物理化学和光谱方法表征。此外,一种复合物的结构已通过 X 射线晶体学确定。电化学研究表明,相对于未取代的复合物,所有取代的复合物都表现出更小的 ΔE 值。光致发光研究表明,除甲氧基外,所有被检测的取代基都起到“猝灭剂”的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