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bromo-4-methylphenyl)-N-methyl-1,2,3,4-tetrahydronaphthalene-1-carboxamide | 1459789-8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bromo-4-methylphenyl)-N-methyl-1,2,3,4-tetrahydronaphthalene-1-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
N-(2-bromo-4-methylphenyl)-N-methyl-1,2,3,4-tetrahydronaphthalene-1-carboxamide化学式
CAS
1459789-82-2
化学式
C19H20BrNO
mdl
——
分子量
358.278
InChiKey
ZKKLHSPQWMUZE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bromo-4-methylphenyl)-N-methyl-1,2,3,4-tetrahydronaphthalene-1-carboxamide 在 (R,R)-1,3-bis(2,2-dimethyl-1-naphthylpropyl)imidazolium iodide 、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87%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酰胺的不对称分子内α-芳基化反应合成3,3-二取代的吲哚:反应发展和机理研究
    摘要:
    掺有手性N-杂环卡宾(NHC)配体的钯配合物催化酰胺的不对称分子内α-芳基化反应,生成3,3-二取代的羟吲哚。已经进行了全面的DFT研究,以深入了解这种转变的机制。氧化添加被证明是决定速率的,还原消除是对映选择性的决定。详细介绍了七个新的NHC配体的合成,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其中之一,L8,在立体异构中心含有一个t Bu和一个1-萘基,被证明是优越的,并且在不对称合成15个新的螺-氧杂吲哚和3个氮杂-螺氧杂吲哚中通常非常高的收率(高达99) %)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7%  ee; ee =对映体过量)。分离并氧化了[Pd(NHC)]到芳基卤化物键中形成的三种palladacycle中间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使用这些中间体作为催化剂,表明烯烃添加剂在增加周转次数和频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OI:
    10.1002/chem.20130157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酰胺的不对称分子内α-芳基化反应合成3,3-二取代的吲哚:反应发展和机理研究
    摘要:
    掺有手性N-杂环卡宾(NHC)配体的钯配合物催化酰胺的不对称分子内α-芳基化反应,生成3,3-二取代的羟吲哚。已经进行了全面的DFT研究,以深入了解这种转变的机制。氧化添加被证明是决定速率的,还原消除是对映选择性的决定。详细介绍了七个新的NHC配体的合成,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其中之一,L8,在立体异构中心含有一个t Bu和一个1-萘基,被证明是优越的,并且在不对称合成15个新的螺-氧杂吲哚和3个氮杂-螺氧杂吲哚中通常非常高的收率(高达99) %)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7%  ee; ee =对映体过量)。分离并氧化了[Pd(NHC)]到芳基卤化物键中形成的三种palladacycle中间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使用这些中间体作为催化剂,表明烯烃添加剂在增加周转次数和频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OI:
    10.1002/chem.2013015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3,3-Disubstituted Oxindoles by Palla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Intramolecular α-Arylation of Amides: Reaction Development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作者:Dmitry Katayev、Yi-Xia Jia、Akhilesh K. Sharma、Dipshikha Banerjee、Céline Besnard、Raghavan B. Sunoj、E. Peter Kündig
    DOI:10.1002/chem.201301572
    日期:2013.9.2
    their performance is compared. One of them, L8, containing a tBu and a 1‐naphthyl group at the stereogenic centre, proved superior and was very efficient in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fifteen new spiro‐oxindoles and three azaspiro‐oxindoles often in high yields (up to 99 %) and enantioselectivities (up to 97 % ee; ee=enantiomeric excess). Three palladacycle intermediates resulting from the oxidative addition
    掺有手性N-杂环卡宾(NHC)配体的钯配合物催化酰胺的不对称分子内α-芳基化反应,生成3,3-二取代的羟吲哚。已经进行了全面的DFT研究,以深入了解这种转变的机制。氧化添加被证明是决定速率的,还原消除是对映选择性的决定。详细介绍了七个新的NHC配体的合成,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其中之一,L8,在立体异构中心含有一个t Bu和一个1-萘基,被证明是优越的,并且在不对称合成15个新的螺-氧杂吲哚和3个氮杂-螺氧杂吲哚中通常非常高的收率(高达99) %)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7%  ee; ee =对映体过量)。分离并氧化了[Pd(NHC)]到芳基卤化物键中形成的三种palladacycle中间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使用这些中间体作为催化剂,表明烯烃添加剂在增加周转次数和频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