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ethyl (4'-(2,2,-diphenylvinyl)biphenyl-4-yl)methylphosphonate | 146823-4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ethyl (4'-(2,2,-diphenylvinyl)biphenyl-4-yl)methylphosphonate
英文别名
——
diethyl (4'-(2,2,-diphenylvinyl)biphenyl-4-yl)methylphosphonate化学式
CAS
146823-42-9
化学式
C31H31O3P
mdl
——
分子量
482.559
InChiKey
DHSDIKWMOFGGN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71
  • 重原子数:
    35.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35.5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ethyl (4'-(2,2,-diphenylvinyl)biphenyl-4-yl)methylphosphonate4-二苯胺基苯甲醛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64%的产率得到4-(2-(4'-(2,2-diphenylvinyl)biphenyl-4-yl)vinyl)-N,N-diphenyl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二苯基乙烯基封端的苯乙烯胺衍生物的高效蓝光二极管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用二苯基乙烯基封端的蓝色荧光苯乙烯胺衍生物的合成和电致发光性质。通过 HornerWadsworth-Emmons 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苯乙烯胺衍生物。为了探索这些分子的电致发光特性,制造了具有ITO / NPB / 1-5掺杂在MADN / Bphen / Liq / Al中的多层有机发光器件。所有器件都表现出具有良好 EL 性能的蓝色发射。在本文报道的那些中,使用掺杂剂 5 的器件在 11.0 V 时表现出 24,000 cd/m 2 的最大亮度,在 20 mA/cm 2 时的发光效率为 12.5 cd/A,在 20 mA 时的功率效率为 6.50 lm/W /cm 2 和CIEx,y坐标(x = 0.173, y = 0.306)在8.0 V时,所有这些都证明了这些材料在蓝色OLED中的优越性。
    DOI:
    10.5012/bkcs.2010.31.02.389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甲酮4,4'-双(二乙氧基膦酰甲基)联苯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37%的产率得到diethyl (4'-(2,2,-diphenylvinyl)biphenyl-4-yl)methylphosph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二苯基乙烯基封端的苯乙烯胺衍生物的高效蓝光二极管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用二苯基乙烯基封端的蓝色荧光苯乙烯胺衍生物的合成和电致发光性质。通过 HornerWadsworth-Emmons 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苯乙烯胺衍生物。为了探索这些分子的电致发光特性,制造了具有ITO / NPB / 1-5掺杂在MADN / Bphen / Liq / Al中的多层有机发光器件。所有器件都表现出具有良好 EL 性能的蓝色发射。在本文报道的那些中,使用掺杂剂 5 的器件在 11.0 V 时表现出 24,000 cd/m 2 的最大亮度,在 20 mA/cm 2 时的发光效率为 12.5 cd/A,在 20 mA 时的功率效率为 6.50 lm/W /cm 2 和CIEx,y坐标(x = 0.173, y = 0.306)在8.0 V时,所有这些都证明了这些材料在蓝色OLED中的优越性。
    DOI:
    10.5012/bkcs.2010.31.02.3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ghly Efficient Blue Light-Emitting Materials Based on Arylamine Substituted DPVBi Derivatives
    作者:Suhyun Oh、Kum Hee Lee、Ji Hyun Seo、Young Kwan Kim、Seung Soo Yoon
    DOI:10.1166/jnn.2011.4798
    日期:2011.8.1
    A series of arylamine substituted DPVBi derivatives (1–4) were synthesized via the Horner-Wadsworth-Emmons reaction. Their electroluminescent properties were examined by fabricating a multilayer OLED device with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ITO/DNTPD (40 nm)/NPB (20 nm)/2% DPVBi derivatives (1–4) doped in MADN (20 nm)/Alq3 (40 nm)/Liq (1.0 nm)/Al. All devices showed efficient blue emission. In particular, a high efficiency blue OLED was fabricated using compound 1 as a dopant in the emitting layer. The maximum luminance, luminous efficiency, power efficiency and CIE coordinates of the blue OLED using compound 1 as a dopant were 16110 cd/m2 at 10 V, 10.1 cd/A at 20 mA/cm2, 4.37 lm/W at 20 mA/cm2, and (x = 0.197, y = 0.358) at 8 V, respectively. Moreover, a device using compound 4 as the dopant exhibited efficient deep blue emission with a luminance, luminous efficiency, power efficiency and CIE coordinates of 7005 cd/m2 at 10 V, 6.25 cd/A at 20 mA/cm2, 2.50 lm/W at 20 mA/cm2 and (x = 0.151, y = 0.143) at 8 V, respectively.
    通过 Horner-Wadsworth-Emmons 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芳基胺取代的 DPVBi 衍生物(1-4)。通过制造具有以下结构的多层 OLED 器件,考察了它们的电致发光特性:ITO/DNTPD(40 nm)/NPB(20 nm)/掺杂了 MADN(20 nm)/Alq3(40 nm)/Liq(1.0 nm)/Al 的 2% DPVBi 衍生物 (1-4)。所有器件都显示出高效的蓝色发射。特别是,利用化合物 1 作为发射层的掺杂剂,制造出了高效率的蓝色 OLED。使用化合物 1 作为掺杂剂的蓝色 OLED 的最大亮度、发光效率、功率效率和 CIE 坐标分别为:10 V 时 16110 cd/m2,20 MA/cm2 时 10.1 cd/A,20 MA/cm2 时 4.37 lm/W,8 V 时 (x = 0.197, y = 0.358)。此外,使用化合物 4 作为掺杂剂的器件显示出高效的深蓝色发射,其亮度、发光效率、功率效率和 CIE 坐标分别为:10 V 时 7005 cd/m2、20 MA/cm2 时 6.25 cd/A、20 MA/cm2 时 2.50 lm/W 和 8 V 时 (x = 0.151, y = 0.143)。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5R,5''R)-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4R,5S)-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黄子囊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白藜芦醇3-O-beta-D-葡糖苷酸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3-甲基-2-萘基)-2-(2-萘基)乙烯 顺式-1,2-双(三甲基硅氧基)-1,2-双(4-溴苯基)环丙烷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非洲李(PRUNUSAFRICANA)树皮提取物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杂质7 阿托伐他汀杂质5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锌(II)(苯甲醛)(四苯基卟啉) 银松素 铜酸盐(5-),[m-[2-[2-[1-[4-[2-[4-[[4-[[4-[2-[4-[4-[2-[2-(羧基-kO)苯基]二氮烯基-kN1]-4,5-二氢-3-甲基-5-(羰基-kO)-1H-吡唑-1-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苯基]氨基]-6-(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 铒(III) 离子载体 I 铀,二(二苯基甲酮)四碘-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