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ethynyl[bis(2-pyridinylmethyl)-amino]benzene | 1280531-2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ethynyl[bis(2-pyridinylmethyl)-amino]benzene
英文别名
4-ethynyl-N,N-bis(pyridin-2-ylmethyl)aniline;4-ethynyl-2,2′-dipicolylamine
4-ethynyl[bis(2-pyridinylmethyl)-amino]benzene化学式
CAS
1280531-22-7
化学式
C20H17N3
mdl
——
分子量
299.375
InChiKey
RCOIKSVVJZDGA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87.8±45.0 °C(Predicted)
  • 密度:
    1.1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6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29.0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二羟基-5-碘苯甲醛4-ethynyl[bis(2-pyridinylmethyl)-amino]benzen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三乙胺 作用下, 以21%的产率得到2-(4-(bis(pyridin-2-ylmethyl)amino)phenyl)-6-hydroxybenzofuran-5-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2,2-二甲基吡啶氨基取代的2-(2'-羟基苯并呋喃基)苯并恶唑(HBBO)衍生物:对二价锌阳离子的比例感测
    摘要:
    本文描述了表现出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过程的双发射荧光团HBBODipic。这种染料在苯并呋喃侧结合了一个芳香胺基团,该芳香胺基团被两个甲基吡啶基部分官能化,从而能够在大多数溶剂中观察到双重荧光发射。这种吸引人的双重发射与通过电子替代对pK a *的调制有关,并且已经应用​​于产生全色白色发射。在此贡献中,我们利用染料对环境高度敏感的发射特性,将这些基于HBBO的双发射体的适用性扩展到基质的比率检测,E * / K *强度比可强烈调节。二聚烯丙基氨基锌的存在HBBOπ共轭核上的2+敏感螯合物可在添加当量高氯酸锌当量时使发射光谱发生剧烈变化。E * / K *双发射缓慢移至单个K *带,这表明苯二呋喃醇位点上的Zn 2+阳离子螯合,导致苯并呋喃醇位点上的电子密度降低。使用理论计算对结果进行合理化。
    DOI:
    10.1016/j.dyepig.2021.109338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以89%的产率得到4-ethynyl[bis(2-pyridinylmethyl)-amino]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亲水性Truxene衍生物作为铜(II)离子和磷酸盐物种的荧光开关传感器。
    摘要:
    包含三个二聚烯丙基氨基外围基团的新对称丁烯衍生物(TP3)已通过四个合成步骤成功合成,总收率为42%。该亲水性荧光化合物在375 nm处显示最大吸收波长,在474 nm处显示最大发射,在THF-HEPES缓冲液混合物中具有出色的58%量子效率。该化合物对Cu(II)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荧光猝灭,检出限为0.06 ppm。质谱和Job图的结果表明TP3和Cu(II)离子之间的1:1配合物导致信号猝灭。有趣的是,这个TP3-Cu络合物可用作磷酸氢盐和核苷磷酸盐的开启传感器。磷酸氢根的检出限估计为8.7 nM。信号恢复涉及通过与Cu(II)离子具有很强配位能力的磷酸盐取代配合物中TP3。
    DOI:
    10.1007/s10895-019-02350-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gressive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to a zinc-actuated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PeT) switch in the context of intracellular zinc imaging
    作者:Miguel Macias-Contreras、Kirsten L. Daykin、J. Tyler Simmons、John R. Allen、Zachary S. Hooper、Michael W. Davidson、Lei Zhu
    DOI:10.1039/c7ob02235b
    日期:——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PeT)-type fluorescent molecular switches are often applied in ion-selective sensors. Zinc-targeting sensors that contain an anilino-based electron donor (aka, the PeTswitch’) have multiple advantages over those with an aliphatic amino switch. In addition to the lower pKa value of an aniline than that of a comparably substituted aliphatic amine, which reduces the interference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型荧光分子开关通常应用于离子选择传感器中。含有基于苯胺基电子供体(又称PeT'开关')的靶向的传感器与具有脂肪族基开关的传感器相比具有多个优势。除了较低的p K a苯胺的值要比同等取代的脂肪族胺的值低,从而降低pH值对所连接的荧光团的光谱特性的干扰,苯胺基的氧化电势低于脂肪族基对应物的氧化电势,从而使其成为更好的电子供体宠物。在一系列对敏感的传感器中评估了苯胺醚作为PeT开关的有效性,这些传感器包含不同的荧光团,结合配体以及配体和荧光团之间的烷基连接基。证明了这些化合物区分活细胞中高和低细胞内浓度的能力。
  • Metal Cation Induced Modulation of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Platinum(II) Complex Featuring a Dipicolylanilino–Acetylide Ligand
    作者:Pierre‐Henri Lanoë、Jean‐Luc Fillaut、Véronique Guerchais、Hubert Le Bozec、J. A. Gareth Williams
    DOI:10.1002/ejic.201001164
    日期:2011.3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of a new, luminescent, cyclometalated platinum complex 1 incorporating a bis(2-picolyl)anilino (DPA) group. The complex has the form LPt–C≡C–C6H4–N(CH2py)2, where L is a CNN-coordinating ligand based on phenylbipyridine. The ground-state absorption and excited-state luminescence of complex 1 are modulated by the binding of selected divalent metal ions (Zn2+, Cd2+, Ni2+, and
    我们报告了一种新的、发光的、环属化的络合物 1 的合成,该络合物包含一个双(2-甲基吡啶苯胺 (DPA) 基团。该复合物的形式为 LPt–C≡C–C6H4–N(CH2py)2,其中 L 是基于苯基联吡啶的 CNN 配位配体。配合物 1 的基态吸收和激发态发光受选定的二价属离子(Zn2+、Cd2+、Ni2+ 和 Pb2+)与 DPA 单元的结合调节;观察到的变化程度取决于属离子的特性。特别是,Zn2+ 的结合导致发射强度的显着增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