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9-thioxanthenylmethyl)formamide | 93361-8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9-thioxanthenylmethyl)formamide
英文别名
N-(9H-thioxanthen-9-ylmethyl)formamide
N-(9-thioxanthenylmethyl)formamide化学式
CAS
93361-88-7
化学式
C15H13NOS
mdl
——
分子量
255.34
InChiKey
WTTBLENGLPWLJ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0-131 °C(Solv: benzene (71-43-2))
  • 沸点:
    460.1±24.0 °C(Predicted)
  • 密度:
    1.22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54.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9-thioxanthenylmethyl)formamide 在 PPA 作用下, 反应 4.0h, 生成 pyrido<3,4,5-kl>thioxanthene
    参考文献:
    名称:
    Analogues of the neuroleptic agent isobutaclamol: Stereoisomeric 3b,4,5,6,7,9,9a,10-octahydro-[1]benzothiepino[2,3,4-ed]pyrido[2,1-a]isoquinolin-5-ols and some related compounds
    摘要:
    10,11-二氢二苯并[b,f]噻吩-10-碳腈(XVI)被铝氢化物还原为初级胺XVII,然后用乙酸甲酸酐进行甲酰化。甲酰胺衍生物通过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环化成为紧缩的二氢异喹啉XX。在100℃下,将甲基乙烯酮加入化合物XX的盐酸中,得到立体异构体3b,4,5,6,7,9,9a,10-八氢[1]苯并噻吩[2,3,4-ed]吡啶[2,1-a]异喹啉-5-酮(XIII)的混合物,通过色谱分离得到主要的3b,9a-cis异构体XIIIb和次要的3b,9a-trans异构体XIIIa,其构型基于类比确定。两个酮与叔丁基氯化镁和异丙基锂反应,得到混合物,色谱分离后主要得到低收率的三级醇XIa、XIb、XIIa和XIIb。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产物为二级醇XIV,显然还有通过还原形成的缩醛XXIII。尝试制备类似的[1]苯并噻吩并吡啶[1,2-a]异喹啉衍生物的反应因XXVII化合物环化异常而中止。化合物XIa是异丁氯胺醇(VI)的15-硫代衍生物,在大鼠脑纹状体多巴胺受体中显示出高亲和力,证实了对C(3b)和C(9a)相对构型的正确分配。
    DOI:
    10.1135/cccc19841021
  • 作为产物:
    描述:
    10,11-dihydrodibenzothiepin-10-carbonitril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三氯化铝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3.0h, 生成 N-(9-thioxanthenylmethyl)form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Analogues of the neuroleptic agent isobutaclamol: Stereoisomeric 3b,4,5,6,7,9,9a,10-octahydro-[1]benzothiepino[2,3,4-ed]pyrido[2,1-a]isoquinolin-5-ols and some related compounds
    摘要:
    10,11-二氢二苯并[b,f]噻吩-10-碳腈(XVI)被铝氢化物还原为初级胺XVII,然后用乙酸甲酸酐进行甲酰化。甲酰胺衍生物通过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环化成为紧缩的二氢异喹啉XX。在100℃下,将甲基乙烯酮加入化合物XX的盐酸中,得到立体异构体3b,4,5,6,7,9,9a,10-八氢[1]苯并噻吩[2,3,4-ed]吡啶[2,1-a]异喹啉-5-酮(XIII)的混合物,通过色谱分离得到主要的3b,9a-cis异构体XIIIb和次要的3b,9a-trans异构体XIIIa,其构型基于类比确定。两个酮与叔丁基氯化镁和异丙基锂反应,得到混合物,色谱分离后主要得到低收率的三级醇XIa、XIb、XIIa和XIIb。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产物为二级醇XIV,显然还有通过还原形成的缩醛XXIII。尝试制备类似的[1]苯并噻吩并吡啶[1,2-a]异喹啉衍生物的反应因XXVII化合物环化异常而中止。化合物XIa是异丁氯胺醇(VI)的15-硫代衍生物,在大鼠脑纹状体多巴胺受体中显示出高亲和力,证实了对C(3b)和C(9a)相对构型的正确分配。
    DOI:
    10.1135/cccc198410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INDELAR, K.;HOLUBEK, J.;RYSKA, M.;SVATEK, E.;DLABAC, A.;VALCHAR, M.;PROT+, COLLECT. CZECHOSL. CHEM. COMMUN., 1984, 49, N 4, 1021-1038
    作者:SINDELAR, K.、HOLUBEK, J.、RYSKA, M.、SVATEK, E.、DLABAC, A.、VALCHAR, M.、PROT+
    DOI:——
    日期:——
查看更多